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賞稻去(楊少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賞稻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賞稻去》中國當代作家楊少校的散文。

作品欣賞

賞稻去

2016年9月13日,湖南省農科院老科協全體會員在會長周坤爐、副會長余崇祥、趙政文等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寧鄉縣雙鳧鋪鎮萬畝超級雜交稻豐產工程示範基地

我們距寧鄉示範基地百餘公里,隔着無數的山山水水。這次寧鄉之行,綠野、藍天、白雲一路相隨,交互鋪陳,大地由綠意轉為秋實黃韻。百畝荷塘、千畝果林、萬畝稻香形成了一幅中秋美麗的田園風光。

悅目爽心的畫面,讓人目不暇接。新農村建設規劃概念和發展模式,標誌着黨和政府對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投入提升開啟了新的里程。突破資源環境約束,體制機制障礙,土地流轉,整建制創建,進一步優化農業經濟生態布局。政府實施的惠農政策,使農村發展獲得了更多的增長要素和技術支撐。一批批示範性項目工程在農村注入了強勁動力

遍野盈目無垠的秋實黃韻,扮美了起伏的丘陵田園山莊,引來過路者注目。透過車窗外沿途變化的風景,平添了不少視野享受,增益着無盡的心靈翱翔的思維境界。

建在公路沿線的村落,庭前桂花朵朵開,池邊楊柳習習風。一棟棟二至三層樓高的村民住房,飛檐翹角,不僅在外觀設計上突出了民俗特色,還體現了濃厚的藝術創意氛圍。規格統一的灰白外牆,蓋着具有意大利工藝的青瓦,像琉璃一樣在花草綠樹掩映下泛着幽光

我很好奇,同車的一位老師告訴說:「這是政府啟動的村民民生改造工程,政府出資,對公路沿線村落進行統一改造。是打造都市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旅遊農業經濟的一個舉措。」村民富裕,鄉風文明,環境優美,文化多元,社會和諧,一幅幅鄉村美圖,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讓路過的人們見證着黨和政府,為服務「三農」在腳踏實地真抓實幹。農民富國家富。中國夢裡兒孫家,春風楊柳燕嘰喳,十里香荷花……

[1]

作者簡介

楊少校,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