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賈嘉隱巧對大臣 不卑不亢機智自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賈嘉隱巧對大臣 不卑不亢機智自信,民間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長孫無忌


有道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我們絕不可以貌取人。因為那些相貌與眾不同之人,往往具有更加超凡的才能。


唐朝初年,有一個人名叫賈嘉隱,相貌長得醜陋,兩顆門牙暴出嘴外,五官搭配也不協調。然而,他極為聰明,7歲就能吟詩,有「神童」的美稱。


有一次,賈嘉隱接受皇帝的召見。皇帝看到他如此聰明伶俐,機智非凡,高興地設宴招待他。在宴會上,有兩位執掌朝政的大官看到皇上如此對待一個小孩,卻不以為然。這兩個大官,一個是長孫無忌,一個是趙國公。他們見賈嘉隱長得十分難看,心中已經十分鄙視他。在宴席上就交頭接耳地說:「這個小孩長得這麼丑,看上去蠢頭蠢腦的,怎麼會折服皇帝的呢?」說着說着,兩個人就私下裡商量了一個取笑賈嘉隱的辦法。散席之後,兩位大官邀賈嘉隱到庭院去散步。


這個庭院很大,有假山、池塘、樓榭,各種樹草花卉。來到這裡,賈嘉隱頓時感覺心曠神怡。就在這時候,趙國公卻突然停下不走了,倚靠着一棵松樹,笑着問賈嘉隱:「我靠的是什麼樹?」賈嘉隱答道松樹。」


趙國公頓時板着面孔說明明是槐樹,你為何要亂說?」


賈嘉隱面不改色,道:「您是德高望重的趙國公,『公』靠在『木』邊上,豈不是『松』字嗎?」趙國公見他回答得禮貌而巧妙,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便愣住了。


長孫無忌看到這種情形,心中十分不滿,於是,便靠上一棵槐樹,問賈嘉隱道:「我靠的又是什麼樹?」


賈嘉隱說槐樹。」


長孫無忌板起面孔,故意問道:「為什麼?」


賈嘉隱依然從容不迫地回答道:「剛才國公大人是『公』靠『木』,如今是『鬼』靠『木』,豈不是『槐』字嗎?」


兩位大官聽了他的話,頓時紅了臉,心想:「這小子好厲害,說『鬼』靠『木』,具有雙重含義:一是『無忌』之名類似『無常』,含『鬼』之意;二是明明影射他倆提問題的動機不純,有『搗鬼』之意。」他倆為此感到十分尷尬。


賈嘉隱不假思索地說:「大人的臉長得像胡人,還能當漢人的宰相。難道醜人就一定不聰明嗎?」


趙國公和長孫無忌頓時瞠目結舌,啞口無言了。


注: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為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長孫無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撫養成人,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後又結為姻親。唐高祖起兵後,無忌前往投奔,並隨太宗征戰,成為其心腹謀臣,後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持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永徽年間,長孫無忌在《貞觀律》基礎上主持修訂《唐律疏議》,後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顯慶四年(659年),他被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而死。上元年間平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