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謝俠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謝俠遜
謝俠遜
出生 1887年10月
中國浙江省溫州市鳳巢鄉
逝世 1987年12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象棋家

謝俠遜出生於1887年10月卒於1987年12月,享年101歲。他是解放前,全國各地象棋高手公認的,象棋總司令。對於國際象棋,老人家的造詣也十分深厚,據說只學了幾天的國際象棋,就打敗了當時歐洲的某位國際象棋冠軍。老人生前,十分的愛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旗幟鮮明的,反抗日本人的侵略,並為此多次籌集募款,可以說是德藝雙馨。他生前既和周恩來總理有過對弈的經歷,也和周總理有過多次的交誼。在周總理的大力支持下,他也是第一屆第二節全國運動會的象棋總裁判長。

棋院建設項目

位於昆陽鎮雅山村的中國謝俠遜棋院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建設。目前將進入內部裝修、綠化建設階段。











個人生平

1887年10月1日,謝俠遜出生於浙江溫州平陽縣鳳巢鄉一個農民家庭,父親謝公出。後遷居平陽縣城西門。謝俠遜14歲時,遷居上海。謝俠遜馳騁棋壇近一個世紀,力挫國內外許多名家高手,被人尊為「棋王」。他的一生,是象棋活動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中國近代象棋史上一個重要側面

6歲從父學棋,10歲開始讀象棋古譜《韜略玄機》,棋藝享譽鄉里,人稱「棋中神童」。13歲與溫州棋魁陳笙戰成平手,名噪東甌。後與林奕仙互相切磋。青年時代曾把道光以來的國恥排成殘局,以傾吐愛國之心。1912年為上海《時事新報》象棋欄撰稿。1915年,經黃群介紹,任上海《時事新報》館辦事員,後受聘為《時事新報》、《神州新報》、《新聞報》、《大公報》象棋專欄編輯。1918年,在上海力挫群雄獲中國象棋個人冠軍;1926年被推為全國棋壇總司令,稱「中國棋王」。1928年首創介紹象棋比賽實況、可供觀眾欣賞的掛式大棋盤,此創造後被推廣向全球。他觸類旁通,初學國際象棋即連獲勝局,上海「萬國象棋會」董事英人傑克遜(J.A.Jackson)不勝欽佩,破例邀請入會,成為「萬國象棋愛好」中第一個中國會員。1929年至1931年,三次國際象棋大賽中,斬關奪隘,勢如破竹,連連奪冠。1934年訪問新加坡,與英國軍人國際象棋冠軍亨特表演賽獲勝,轟動一時。1935年在廣州以18勝1和1負的成績獲得中、英、美、德、奧五國「銀龍杯」國際象棋大賽冠軍

謝俠遜,中國象棋運動的開拓者,愛國象棋家,也是中國國際象棋的先驅,人稱「百歲棋王」。名宣,小名卿源,原字弈算,以示個人愛好,後改字俠遜,號爛柯山樵。浙江省平陽縣人。出生於騰蛟鳳巢,定居於平陽縣城。自小承庭訓,13歲曾讀私塾,因家境貧寒而退學。1908年報考小學師資,任白沙小學教員,翌年任教湖門小學。後經戚友幫助,考入溫州師範學校,未三月,歷父病故輟學,後任教於龍湖小學,擔任教育會書記

蘆溝橋事變發生一個月以後,上海發生「八•一三」事變,日寇大舉侵華。謝俠遜雖年已半百,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決心為抗日救亡盡一份力量。他將妻兒送回平陽老家,隻身來到南京請纓救國。無奈國民黨當局對此置之不理,謝俠遜報國無門,心急如焚。後逢國民黨政府準備派五位巡迴大使出國募捐,其中赴歐美四人已定,惟去南洋的苦無適當人選。謝俠遜找到邵力子,毛遂自薦。邵力子為他憂國憂民的精神所感動,答應為之保薦,並題詞相贈:「勝者所用敗者之棋,明乎此義,復興中國何難哉!」張治中也贈題詞一幀:「雖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戰到底,必得勝利而後已。」馮玉祥手書「象棋國手」以勉

謝俠遜從菲律賓到印尼,又從印尼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取道緬甸回國,從1937年11月至1939年,歷時兩年。謝俠遜以弈棋形式在僑胞中宣傳抗日救國,為慰勞抗日傷兵、救濟難民募捐,計得捐款5000多萬元,及許多金銀行珠寶首飾。先後歸國參加抗戰的華僑3300餘人

[1]

抗日戰爭時期,曾作為國家特使隻身兩度赴南洋諸國以弈棋形式,宣傳抗日救國,動員僑胞為祖國募捐,支援抗日,為祖國神聖的民族解放大業作出貢獻,被譽為「古今以來以象棋報國之一人者」,周恩來曾讚譽他為「愛國象棋家」。由於他積極宣傳抗日,曾遭國民黨特務毆打致重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謝俠遜歷任上海市體委委員、第一屆全運會棋類競賽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象棋錦標賽總裁判、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象棋協會副主席等職

1985年,謝俠遜百歲壽誕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題詞「百齡高手、永葆青春」,以示祝賀

1987年12月22日,一代棋王謝俠遜病逝於上海

主要作品

專著

謝俠遜一生著作甚豐,有《國恥紀念象棋新譜》、《象棋譜大全》(12冊)、《象棋指南》等29本象棋專著傳世。擅於對聯,所作聯語多與象棋有關,共出版棋譜十餘部二十九冊

1.《象棋譜大全》:1922年起,謝俠遜精心研究前人的棋譜,集其精華,在中華書局陸伯鴻的幫助下,於1929年出版了我國象棋史上第一部最完整的棋書《象棋譜大全》。該書分共12冊,計200餘萬字,出版後大受歡迎,至1945年,已再版九次

2.《國恥紀念象棋新譜》: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時,他用30局殘局排成「莫忘國恥」字形,並出版了《國恥紀念象棋新譜》一書。

3.《圍棋象棋譜》

4.《新編象棋譜》

5.《南洋象棋專輯》

6.《海內外象棋新譜》

7.《金鵬梅花訣着棋譜》

8.《象棋新譜》

9.《新編象棋譜》

人物軼事

周恩來的好朋友

1939年夏,謝俠遜回到重慶,已鬢須斑白了。常在東方協會內與愛國民主人士對弈象棋,還為《大公報》副刊《象棋殘局》專欄撰寫棋稿,每日刊登一局。一天下午,忽傳周恩來先生特來協會,有請棋王。謝俠遜又驚又喜,一時不知所措。周恩來同謝俠遜緊緊握手,噓寒問暖,和藹可親。周恩來提出對弈,謝俠遜欣然從命。於是一面品茗,一面下棋,三局皆和。周恩來棋法嫻熟,守得平穩,攻得銳利,着法多變,頗有大將風度。謝俠遜對此大為驚異,詢問如何研究的。周恩來親切地告訴他:毛澤東主席提倡發展體育,活躍文藝。象棋設備簡單,群眾喜愛,故此項運動在延安很普及。他們還一邊談論古今棋譜優劣短長,從《橘中秘》重「當頭炮」,談到《梅花譜》重「屏風馬」,從對古代名家,談到對今日高手的看法。周恩來意味深長地說:「明人重炮,清人重馬,我們應該重兵卒。」謝俠遜回答說:「馬,雖有八面威風,但可用兵卒制馬。」周恩來昂首大笑,爽朗地說:「對!對!兵卒就是群眾,抗日救國就是要廣泛發動群眾啊!」後來,謝俠遜把第二局殘局命名為《共抒國難》,發表在重慶《大公報》副刊《象棋殘局》上,以紀念這次有意義的會見

棋王碑林

中國棋王碑林坐落在全國象棋之鄉平陽縣騰蛟鎮的臥牛山南麓,是棋鄉人民為了紀念百歲棋王、愛國象棋家謝俠遜和弘揚中國象棋文化而修建的文化設施,收藏着20世紀政界、社會名人、書法家為謝俠遜先生題詞的60塊碑

碑林占地1800平方米、主碑是江澤民同志為謝俠遜百歲壽誕的題詞及抗戰期間周恩來同志在重慶與謝俠遜對弈的「共抒國難」殘局。此殘局乃一盤「和棋」,寓停止內戰,國共合作共同抗日。詩人江南靖士《觀中國棋王碑林「共抒國難」殘局》詩云:「恩仇可泯是同胞,共對腥鋒外寇刀。我揖高人有深意,巧留殘局隠兵韜。」(《載敬堂集》) 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人民日報》社長邵華澤為碑林題名,《人民日報》副總編、騰蛟人周瑞金撰寫碑林題記,近代名流粱啟超于右任章士釗李濟深馮玉祥李宗仁林森孫科張治中等60餘人留跡其中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