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讓·保羅·薩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讓·保羅·薩特
出生 1905年6月21日
國籍 法國
職業 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者
知名於 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
知名作品 《存在與虛無》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戰後的歷次鬥爭中都站在正義的一邊,對各種被剝奪權利者表示同情,反對冷戰。他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讓-保羅·薩特

外文名:Jean-Paul Sartre

國籍: 法國

出生地:法國巴黎

出生日期:1905年6月21日

逝世日期:1980年4月15日

職業: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者

畢業院校: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主要成就: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存在與虛無》

人物簡介

薩特於1905年6月21日生於法國巴黎的富裕階層家庭。父親讓-巴浦蒂斯特·薩特是海軍工程師。在薩特1歲零3月去世。四歲時薩特由於角膜翳導致右眼斜視。這使得他的相貌在有的人看來有些醜陋。母親是安-瑪麗·薩特(婚前姓史懷哲)在薩特父親去世後帶着薩特前往阿爾薩斯,在做法文教師的外祖父家裡生活,儘管他日後排斥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但祖父家裡的知識氛圍讓薩特在寫作和文學上受益很多。而據說他讀的第一本書的書名是《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苦難》。

薩特最初在蒙田公立學校上學,在祖父的要求下校長讓薩特直接上8年級(最低年級是10年級預備班),但很快以基礎太差而被要求從10年級開始就讀。祖父則在一氣之下讓他退了學。請老師在家給他上課。這使得薩特接觸同齡人的時間被推遲了幾年。10歲薩特進入巴黎亨利四世公立學校,後來轉到了拉羅舍爾公立學校,3年後,他又隨外祖父重新就讀亨利四世學校。在就讀了2年後家裡讓他轉到了路易大帝學校。因為後者的文科預備班可能要好。不久薩特考上了巴黎高等師範學校(Ecole Normale)攻讀哲學

在這期間,薩特讀了笛卡爾康德柏拉圖等人的主要著作。這對他後來有了不小的影響。巴黎高師每年的戲劇演出活動,這使薩特開始重新對戲劇喜好起來。並寫了他的第一個獨幕劇《我將有一個好的葬禮》。薩特在大學期間通過朋友關係認識了在巴黎大學就讀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她後來被稱為薩特的「終生伴侶」。當時他們都在準備中學教師資格考試。

1929年,薩特在一個氣象台里服兵役,為期1年半。1931年4月,薩特去了法國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爾(Le Havre),在高中教哲學,同時寫作小說和哲學論文。

1933年,薩特前往柏林,進修胡塞爾的現象學。1934年,薩特在柏林寫了《論自我的超越性》(或譯《自我的克服》,Transcendance de l'Ego)一文。1936年又發表了《影像論》(或譯《想象》,L'Imagination)這是薩特對現象學研究後的論文。

1936年薩特完成了一部關於偶然性的文學作品的第三稿。薩特將它定名為《憂鬱》,起初這篇稿子被出版社拒絕。後又幾經周折,在朋友的幫助下出版社終於又重新接受了這份作品。但名字建議改為《噁心》(Nausea)。1938年4月,《噁心》由伽利瑪出版社出版。雖然不是特別暢銷,但評論界反應不錯。[1]

薩特輝煌時期

1943年薩特完成並出版了他的哲學專著《存在與虛無》(L'être et le Néant)。仍由伽利瑪出版社出版。薩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對人與世界關係的思考寫進這本哲學專著中。寫作是在艱苦的環境下完成的。因為煤炭短缺和電力供應不足,薩特就到住所附近的一個叫弗洛的咖啡館,用乙炔照明來寫作。書問世後在知識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1944年,薩特的新戲《間隔》(Huis-clos NO EXIT)(又譯《密室》)公演。 戲劇中的台詞「他人,就是地獄!」成為薩特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之一。薩特甚至被邀請作了一個關於《間隔》的演講。而後薩特又創造了一些戲劇。

1945年與他人合作創辦了《現代雜誌》,評論當時國內外重大事件,並從此成為職業作家。10月,薩特在現代俱樂部作了「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的演講。演講中薩特向公眾闡明了些基本觀點。指出存在先於本質。

1946年創作《死無葬身之地》(Mort san sépulture薩特戰後的第一個劇本)1946年《畢恭畢敬的妓女》(La Putain respectueuse或譯《可敬的妓女》曾改編拍攝為同名影片),1948年2月薩特接受邀請擔任革命民主同盟。

50年代初期,薩特在政治上逐漸傾向共產黨。成為共產黨同路人。

1952年暑期的共產黨人雅克·杜克洛被捕和6月4日發生的罷工失敗對薩特造成很大的刺激。他撰寫並發表《共產黨人與和平》試圖說明共產黨和工人間的關係,分析造成罷工失敗的根源。

1951年《魔鬼與上帝》(Le Diable et le Bon Dieu薩特本人非常喜歡這本劇本)。

1952年,阿爾貝·加繆的《反抗者》一書由於宣揚「純粹的反抗」、即反對革命暴力而導致了他和薩特的決裂。(另一說是《現代》雜誌的一個叫尚松寫的關於《反抗者》的評論文章惹怒了加繆。而加繆卻把這篇文章歸罪到薩特身上)。1955年,薩特和波伏娃訪問中國

1960年薩特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重要的哲學著作《辯證理性批判》。

196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拒絕領取。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給予的榮譽。

1973年,薩特又擔任了另一份左派報紙《解放報》(Libération,左翼最大報紙,法國第三大全國性日報)的主編。[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