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關培英中學

西關培英中學創辦於1879年,校祖是來自美國的那夏禮博士,學校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一年的歷史。2003年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現有教學班36個,高中教學班18個;高中專任教師78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9人,教育碩士18人[1]

目錄

西培學生和老師概況

目前全校初、高中共有38個班,在校學生人數2037人。現有教職工190人。其中,高級教師19人。一級教師56人。教師中有碩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8人。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63%,專任教師學歷達到省一級學校要求。

學校注重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制定了教師五年培訓計劃,調動起廣大教師的教改積極性,全面提高教師的師德師能。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顯著提高。2001--2002年我校受荔灣區政府表彰的教師40人,其中青年教師26人;2001年我校有一位青年教師被評為"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荔教標兵」。2002年有3位青年教師被評為荔灣區中學第一屆"荔教新星"。2003年一位青年教師被評為荔灣區"荔教標兵"。學校有22名教師被聘為市、區教研會理事和特約教研員。

西培教學

學校充分利用百年老校和陳鐵軍烈士母校獨有的德育資源,在學生中堅持開展學校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並賦予時代的新內容。學校多渠道全方位系統化序列化開展德育工作。

學校堅持教學改革和教學常規管理,狠抓備課、上課、輔導、複習、作業五個環節,做到三個定期(定期查教案、定期聽課、定期評教評學),制定了"二目標"、"三過關"、"四控制"的教學質量監控原則。"二目標"指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兩個目標要統一;"三過關"指備課要過關,課堂要過關,單元要過關;"四控制"即學校教學質量目標控制,年級各科質量目標控制,教師教學質量目標控制和學生個人努力目標控制。在"全人教育"模式實驗推動下摸索總結出一批適合校情、適合生情的可操有效的學科教學模式,如政治科的"共同學習"模式,英語科的"交際教學"模式,語文科的"比較閱讀"模式,數學科的"分層教學"等模式。使學科教學更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和分類指導,更突現了素質教育。我校開展有國家級、省級、區級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1.數學科"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研究。2.男女分班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研究。3.高中政治學習過程評價體系實驗研究[2]

西培環境

學校環境整潔、優雅,校園內處處顯現濃厚的育人氛圍;學校擁有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和一批特色鮮明,功能齊全的專用場室;由計算機控制的電教平台全部進入教室和專用室,學校全面實現了教學手段現代化。

西培教學成就

近三年來,辦學水平再上一個台階,高考上線率均超市的預測目標,錄取率逐年提高,達90%以上,高、初中畢業班工作連續四年獲市二等獎。初中畢業班工作獲二000學年度荔灣區一等獎。學生參加省、市各類型比賽(競賽)均取得較好成績,近三年有180項267人次獲市以上獎勵。其中有參加亞太地區英語競賽獲一、二、三等獎,獲第十九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二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廣東省二等獎、廣州市一、二、三等獎。

西關培英中學正在興建高中新校區,不斷擴大學校規模,為廣州市和荔灣區提供更多優質初中、高中學位。學校廣大師生正朝着省一級學校目標繼續努力。

西培名人

西關培英中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賢達遍及五洲四海,當中有著名的革命先驅陳鐵軍,著名學者美國華人科學家協會副主席 劉賜江先生,美國太空能源專家余瑞楚先生,有跳水之父之稱的運動健兒 梁伯熙,香港著名實業家、廣州市榮譽市民 蔡建中教授是我校的名譽校長。

視頻

西關培英中學 相關視頻

廣州市西關培英中學
廣州市西關培英中學白綠攝影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