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蛟河市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蛟河市第一中學蛟河市的西南郊,坐落着蛟河教育的璀璨明珠―――蛟河一中。校園內古樹參天,綠草如茵,亭台錯落,景致優雅。真是群峰躍動擁紅錦,碧水琉珠落玉盤。集天地之靈氣,聚蛟河之英才的蛟河一中,始建於1946年。八十年的滄桑歲月積澱了厚重的校園文化底蘊,半個多世紀的坎坷歷程譜寫了蛟河教育的動人篇章。多年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指導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基礎,以創辦地區一流、省內知名學校為目標,進一步確立了「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促進和實現人的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

學校概況

蛟河一中始建於1946年3月,原名蛟河中學。建校時為初中,1956年增設高中,成為完全中學,1981年改為獨立高中。1962年被省教育廳定為吉林省重點中學,1978年被重新命名為省、地、縣三級重點中學。

學校校址位於蛟河市區西南郊。校園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校舍3萬多平方米。上下操場兩個,上操場為球類運動場,下操場為400米標準田徑場。擁有南、西兩幢現代化教學樓,教室寬敞明亮。一幢科技樓,樓內集中了8個國家一類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物理、化學各3個、生物2個)、1個教師與學生圖書館、3個多媒體網絡教室、4個電教室、1個階梯教室、電視系統控制中心、校園局域網管理中心,寬帶網線終端布及全校教室與辦公室,部分教室已安裝投影儀和大屏幕。學校辦學設施完備,教育教學現代化程度達省內先進水平。

桃李芬芳春滿園 創新實踐謀發展,採取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以情感人、以誠待人、以德服人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最大限度地提升師生的生命質量,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學校現有教職工184人,專任教師143人,其中高級教師60人,中級教師64人,教師學歷達標率98%,有76人獲得了東北師大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現有30人參加吉林市的骨幹教師培訓,有10人參加省級骨幹教師的培訓

教研成果

兩年來,我們以教研活動為載體,把教師隊伍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有機整合。圍繞「促進和實現師生的和諧發展」這一中心,提出了「用《規範》做基礎,向管理要效益,靠創新謀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的教學管理思路,堅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1],全面培養,重點提高」的教學指導思想,培養「誠信,寬容,合作」的團隊精神[2]。採取「通過課堂教學解決共性問題,通過師生零距離接觸解決個性問題」的教學策略,促進了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教育質量

05、06年是學校的教學質量年。我們以 「三課一考」和 「教學十星」評選兩項大型活動為載體,進行教師專業技能訓練。在「三課一考」活動中,主管領導深入教學一線,全力聽課、檢查、調研、座談,各教研組磨課、做課、議課,教研活動紮實有效。全校教師共做課88節,聽課732人次,學科知識競賽兩次。培樹和評選的「教師十星」是:聽課之星、批改之星、導師之星、優案之星、電教之星、教研之星、競賽之星、專業之星、愛生之星和質量之星,通過「教學十星」的評選,樹立典型,根據教學管理中發現的問題,為了能紮實開展此項活動,記錄詳實,軌跡材料齊全,及時溝通,進行階段性總結,同時還集中進行了教師專業知識考試,教師競賽等活動。活動中,有 人次參加考試,30多人次進行吉林市學科專業知識競賽,有160人次的教師在備課組或教研組中作課,參加評課的人數達1200人次,寫出規範的「課後反思」文章29篇。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為教師整體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06年,開展了「三高」課堂教研活動。這項活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各教研組內研究階段。以基礎年級年輕教師為主講教師,通過展示真實課堂,剖析課堂教學,努力挖掘課堂教學「三高」的成功經驗,找准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探索解決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落實困難的辦法。全校有43名青年教師提供課堂教學研究課,一些學科還聘請了骨幹教師做了示範研究課。

第二階段是將研究的結果應用於課堂教學中,稱之為匯報推廣階段。各教研組在自己申報的基礎上推薦一名教師,在「三高」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期間,做一節能反映課堂教學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並能代表本學科教學最高水平的匯報課。

各教研組積極籌備,認真推薦,精心選拔。在「三高」活動期間,全校共有120多名教師、520多人次聆聽了九名教師的精彩獻課。二高中、朝中、蛟礦一中、白林中學都派對應學科的教師參加了活動,擴大了影響,發揮了重點校的輻射作用。教育局領導也深入課堂聽了匯報課。此次活動,檢驗了我校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研究能力,展示了蛟河一中教師隊伍的精神風貌,增強了我們辦好一中重振一中雄風的決心。

老師獻課的成功,凝聚着本學科組全體教師的智慧,真切地感到了教研組在導課上、在指導教師的提高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本次教研活動,是對我校師資隊伍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一次大檢閱,是對我校教學潛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一次大檢閱。這是取勝的根本,由此我們會克難求進,一往無前。

教師隊伍

(一)建立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機制。

如建立由教師、家長、學生和領導參與的多元評價方式,始終堅持終結性評價和過程中評價相結合、以過程中評價為主的方式。05年 「教學十星」的評選就是依據多元評價結果而產生的。

(二)堅持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

我們堅持以備課組為單位的每周集體備課制度,由中心發言人「說課」、大家「議課」,切磋最佳教學方案;堅持聽課制度,青年教師以匯報徵詢為主、骨幹教師以示範指導為主,探討最佳課堂教學方法;堅持青年教師「先聽後改再講」或「先講再聽後反思」的備課模式;形成了濃厚的教師研究氛圍。

(三)以活動為載體,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圍繞05年的「教學十星」評選活動, 06學年度的「三高」課堂教學校本研究系列活動,旨在探討實現課堂教學「三高」的模式和途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研究活動,探索高中課堂教學中實現「三高」的途徑和方法,同時,為教師搭建同伴互助、優勢互補、展示自我、加快發展的平台。

根據我校新聘教師比例大的特點,我們又確立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活動方案,組織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達標課」活動。僅這次活動,就有570多人次的教師參與了21名新教師的匯報課和評議討論活動。

(四)創設條件,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滿足教師自我發展的需求

教師奮鬥「成名」的過程就是教師隊伍成熟的過程,也是教育質量升位的過程。學校累計投入四萬多元人民幣,鼓勵教師參加了省高中教學競賽、全國英語教師技能大賽等活動、東北三省「十佳」評選、吉林市「全天候」評選等活動。並分別都在其中獲獎。下半年,學校又為每位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全面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完美整合,使教師整體素質快速提高。

(五)堅持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充分調動教師科研從教的積極性

鼓勵教師參加學習培訓,通過印發資料,集中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的科研興趣;積極籌備「十一五」科研課題的立項工作,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搞科研;堅持召開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廣泛徵集教師論文,評出優秀論文在大會上交流並予以獎勵,同時將其向有關刊物推薦;田平老師的《擺正多媒體技術的位置》一文在中國教育報上發表。全體任課教師參加了「吉林地區網絡培訓」,每位教師都做了上萬字的學習筆記。在科研活動中有2名教師被評為「蛟河市優秀科研教師」,3名教師成為吉林市「首屆科研之星「,還有3名教師獲得「吉林市優秀科研型教師」的稱號。2004年承辦吉林省科研課題現場交流會,反響很好。

參考文獻

  1. 淺談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豆丁網,2013-09-18
  2. 團隊意識培養的意義 ,行知部落,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