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因材施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因材施教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材施教具有豐富的現代內涵,它的實施需要貫徹四個方面的原則。因材施教對於教師、家長、學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

各盡其才

毛禮銳[1]將「因材施教」作為儒家的教學基本原則。他同樣基於《論語》的分析對「因材施教」的內涵有所概括:

(因材施教)是儒家「教學論」中的一個著名原則。這條原則所包含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先要了解教育對象的志向和才能,其次是如何適應個別差異去進行教學,使各盡其才,發揮開發人才的作用。

在以上兩位先生之後,我國教育界持續對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有所闡發,論述的基本邏輯線條也是從孔子《論語》的文本出發,進而到北宋朱熹學者

「因性而教」

古代女子是不能同男子一樣受教育的,所以當時不存在「因性而教」的問題。但社會發展到今天,顯然「因材施教」應涵蓋「因性而教」。本來,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確存在着差異,女生在生理髮展上較男生一般早熟一、二年,在小學初中低年級時,女生的語言能力機械識記能力一般優於男生,再加上本身學習的內容中抽象思維的成分比較少,所以此時女生的學習成績普遍高於男生,但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習內容機械識記成份減少,相應地抽象思維的要求越來越高,男生的優勢開始發展。所以,教師應看到男女生各自的優勢,因勢利導,幫助他們分別保持和發展各自的優勢,共同進步。

知人善教

在瞿葆奎先生主編的《教育學文集•教學》(中)卷中,於永川在概述「中國古代教學原則」時,將「因材施教」作為第一條教學原則。在論述了孔子孟子墨子的相關論述之後,於永川概括到:

顯而易見,「材」是指學生的道德修養、意志性格、知識水平、接受能力、才能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教」是指德智體諸方面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因人而異,區別對待,量體裁衣,對症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總之,要「知人善教」。

「因齡而教」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階段說,各年齡階段都各有其特徵,因此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教師要因年齡特徵而教。

1.因能力的個別差異而教

學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態分布:兩頭小,中間大;能力的充分發揮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結構上也有差異,有的長於想象,有的長於記憶;等等。故我們應因學生能力的個別差異而教。

2.「因材施教」與「因教而學」、「因材擇學」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客觀地存在着相互適應。師「因材施教」,生也應「因教而學」,擇其善從之,不善而改之;還應允許學生「因材擇學」,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等特殊情況進行自由的發展。三者結合,既重視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使之達到和諧統一。

3. 因性格施教,每個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學習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對於學習的方式和內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樣[2]

視頻

因材施教相關視頻

因材施教
中國古代教育真相 真正的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 江西毛禮銳:中國教育界一代宗師,大江網,2015-1-21
  2. 「因材施教」的現代內涵 ,新浪博客,2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