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蘡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蘡薁

中文名稱:蘡薁

拉丁學名:Vitis bryoniifolia Bunge

別稱:野葡萄、山葡萄

界屬:植物界、葡萄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種:原始花被亞綱、蘡薁種

目科:鼠李目、葡萄科

分布區域:產河北、陝西、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

蘡薁(拉丁學名:Vitis bryoniifolia Bunge),葡萄科葡萄屬落葉藤本植物,枝條細長有稜角,葉掌狀,有三到五個深裂,緣有鈍鋸齒,下面密生灰白色綿毛,果實黑紫色。可釀酒,亦可入藥作滋補品。莖的纖維可做繩索。

有祛濕,利小便,解毒之功效。主治淋病,痢疾,痹痛,扃症,噦逆,瘰癧,乳癰,濕疹,臁瘡。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髓部棕色,無皮孔,表皮呈片狀脫落;嫩枝、花序、葉柄均被銹色或灰白色絨毛,後漸脫落;卷鬚與葉對生,有1分枝或不分枝。葉寬卵形,長4~8cm,寬3~5cm,3深裂直達葉片中部,裂片基部收縮,凹缺較大,菱形,3裂或有缺刻狀粗齒,側生裂片2裂或不裂;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被銹色或灰色絨毛,葉柄長1~3cm。圓錐花序,長5~8cm,與葉對生,軸和分枝被短柔毛;花萼盤狀,全緣;花瓣5,頂端粘合成帽狀脫落;雄蕊5,與花瓣對生;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漿果暗紫色,直徑8~10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1]

本種提示

本種變異主要表現在葉分裂式樣極為多變,植株毛被種類變異不定,有時多為絨毛或混生有柔毛,稀絨毛脫落變稀疏而柔毛較多。此外,過去的學者僅依據絨毛顏色相異和南北分布不同而定為不同的種V.adstricta Hance或變種V.bryoniaefolia Bge.var. mairei(Levl.)W.T.Wang,據作者研究,這種絨毛顏色的變化從北到南有一定的規律,在模式產區江蘇、安徽一帶兩種顏色都有,實不能作為分類的依據。由於本種分布廣泛,南北氣候跨度大,垂直分布可從低海拔到較高海拔,因此表現種內多形,但本種葉多深裂,葉片下面被蛛絲狀絨毛,與本屬其他種類很好區別。產於華北的群體有較強的抗寒和抗霜霉病的能力。

歷史

蘡薁一名,首見於《山海經、中山經》謂:「……少陘之山之崗草,實如蘡薁」。其形態特徵未予描述。《詩經:幽風》有:「六月食鬱及薁」,鬱與薁究為何種植物?薁是否即蘡薁,歷來說法不一。就歷代本草新載蘡薁,所指也不一致。如《唐本草》:「蘡薁蔓生、苗葉與葡萄相似而小,亦有莖大如碗者,冬月惟葉凋,而藤不死,藤汁味甘,子味甘酸,即千步蘽也。」根據藤汁味甘,莖大如碗,子味甘酸等特徵來看,很難認為是葡萄屬植物。《本草拾遺》謂:「蘇恭注,千步蘽即蘡薁,妄言也,千步蘽藤如葛,而葉背白,子赤可食,蘡薁藤斫斷通氣,更無甘汁」。《開寶本草》註:「蘡薁為山葡萄,亦堪作酒」。《圖經本草》亦謂:「蘡薁,子生江東,實似葡萄,小而味酸,亦堪為酒。」李時珍謂:「蘡薁野生林野間,亦可插枝,蔓葉花實與葡萄無異,其實小而圓,色不甚紫也。《詩經》雲,六月食薁即此,其莖吹之,氣通草也。」根據以上四家本草新載蘡薁特性與現代蘡薁基本相符,但《唐本草》所載究為何種植物,還有待研究。李時珍將《詩經》的薁與蘡薁等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2]

生長環境

生山谷林中、灌叢、溝邊或田埂,海拔150~2500米。

地理分布

產河北、陝西、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模式標本采自北京。

藥用價值

一、

拼音Yīnɡ Yù

別名野葡萄、山葡萄

來源葡萄科葡萄屬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 V. thunbergii Sieb. et Zncc. var. adstricta (Hance)Gagnep.],以全株,或根、莖、葉及果入藥。全年可采,將根、莖、葉分別曬乾或鮮用,果成熟時摘下,曬乾。

性味酸、甘、澀,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用於肝炎,闌尾炎,乳腺炎,肺膿瘍,多發性膿腫,風濕性關節炎;外用治瘡瘍腫毒,中耳炎,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0.5~2兩,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絞汁滴耳。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3]

二、

拼音Yīnɡ Yù

別名(《詩經》),燕薁、蘡舌(《廣雅》),山葡萄(《唐本草》),山蒲桃(《本草拾遺》),野葡萄藤、木龍(《百一選方》),煙黑(《救荒本草》),接骨藤(《貴州民向方藥集》),甘古藤、酸古藤、禾黃藤(《中醫藥實驗研究》),貓眼睛(《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禾花子藤(《江西民間草藥》),貓耳藤、山紅羊、山苦瓜(《泉州本草》)。

出處《唐本草》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莖葉。7~8月採收。

原形態落葉藤本。枝條細長,有稜角,幼枝密被深灰色或銹色絨毛。樹皮不具皮孔,為長裂片狀剝落;髓褐色。葉互生,通常3~5深裂,長約6~14厘米,寬約相等,基部心形,邊緣具淺而不整齊的粗鋸齒,上面暗綠色,無毛或脈上有疏細毛,下面深灰色或銹色,密被絨毛;葉柄長3~8厘米,通常被毛。圓錐花序長5~10厘米,花兩性與單性,異株;花萼盤形,全緣;花瓣綠白色,5片;雄蕊5,生於雌蕊下花盤基部,與雌蕊對生;雌蕊下有花盤,含有5蜜腺,子房2室,花序短圓錐形。漿果黑色,有紫色蠟粉,卵圓或橢圓形。種子1~3粒。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蘡薁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部生長于山坡灌木叢中。分布福建、四川、湖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台灣等地。

化學成分果實含糖分10%,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等多種有機酸,以及鞣質、脂肪、蠟、色素、維生素等。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祛濕,利小便,解毒。治淋病,痢疾,痹痛,扃症,噦逆,瘰癧,乳癰,濕疹,臁瘡。

①《唐本草》:"治噦逆大善,傷寒後嘔噦更良。"

②《本草拾遺》:"汁滴目中,治熱翳赤障。"

③《綱目》:"止渴,利小便。"

④《福建中草藥》:"涼血止血,消腫解毒。"

用法用量內強:煎湯,0.5~1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取汁點眼、滴耳。

複方

①治血淋:蘡薁藤五錢,車前草五錢,鳳尾草三錢,小薊三錢,藕節五錢。水煎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治痢疾:蘡薁莖一兩。水煎。紅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一兩調服。

治風濕關節痛:蘡薁莖一兩五錢。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

治羊癇風:鮮蘡薁莖(揀粗大的去皮)三兩。水煎二次分服,每日一劑,連續服用三至五劑。(②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

治卒嘔啘又厥逆:蘡薁藤斷之當汁出,器承,取飲一升。(《補缺肘後方》)

治瘰癧:蘡薁莖及根一兩,水煎兩次,每日飯後各服一次。(《江西民間草藥》)

治跌打損傷:蘡薁全草二兩、水、酒各半煎服。

治乳風(乳腺炎)、風眼:干蘡薁全草、蒲公英、山甘草頭各七錢、清水煎服。

治皮膚濕疹:鮮蘡薁葉,搗絞汁抹患處。

治腳臁瘡久久不愈:鮮蘡薁葉,搗敷患處,以愈為度。(⑦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治耳癰:新鮮蘡薁藤,洗淨,截取一段,以一端對患者耳道,以口從另一端吹之,使藤汁滴入耳內。(《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治外傷出血:蘡薁葉,曬乾研粉,外用。(《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摘錄中藥大辭典[4]

參考資料

  1. 蘡薁,中藥百科
  2. 蘡薁,中藥百科
  3. 蘡薁,中醫世家
  4. 蘡薁,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