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蒲津渡遺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蒲津渡遺址博物館於2013年重新布展,由五個功能展區組成,分別是序廳(青史遺韻展區)、鐵牛沉浮展區、千年蒲州展區、浮橋飛渡展區、文化保護展區。展廳設計風格取「浮橋」為形,取「水墨」為意,通過運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展現當年蒲津渡的繁榮。

第一展區:青史遺韻

蒲津渡是歷史上着名的黃河渡口,位於蒲州故城西門外,為「河東、河北陸道進入關中之第一鎖鑰」,以舉世聞名的黃河大浮橋而蜚聲於世。蒲津渡自古以來便是秦晉交通之要衝,在蒲津渡搭建浮橋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五百餘年歷史[1]

第二展區:鐵牛沉浮

唐開元時期,蒲州城升為全國六大雄城之一,蒲津渡的交通地位顯得更加重要,蒲津渡的竹索連舟橋已經不能滿足蒲州的交通需求。為此,大唐傾其國力改建黃河浮橋,將竹索改為鐵索,鑄造八尊鐵牛置於兩岸作為地錨,並鑄造鐵人鐵山等配套設施。重修後的蒲津渡浮橋氣勢無兩,成為連接秦晉之間的通衢要道,往來人馬絡繹不絕。

第三展區:千年蒲州

永濟古稱蒲州,又稱蒲坂,是傳說中舜帝所建立的都城,因地處黃河東畔,城外遍生蒲葦而得名。古蒲州城有着數千年的悠遠歷史,自古名士輩出,在蒲州的歷史舞台上曾出現過舜帝、柳宗元王維、聶夷中、楊貴妃、司空圖、馬遠、楊博等人,現存文化遺址、寶寺名剎、名人故里、山川名勝多達140餘處。

第四展區:浮橋飛渡

浮橋古時也稱舟橋,用船舟代替橋墩,用繩索將船串聯起來,兩岸以地錨固定,船上架設木板,就成為了一座浮橋。浮橋架設簡便,成橋迅速,在軍事上常被應用,因此又稱「戰橋」。但浮橋優點突出,缺點也難以避免,浮橋的缺點便是不耐用,在水浪長時間沖刷下需要不斷修繕和更換繩索、木板和船舟。

蒲津渡河岸高,河面較窄,河床坡度小,水流較緩,有架設浮橋的天然優勢,因此成為了最早也是最頻繁出現黃河浮橋的地方,成為秦晉之間的交通樞紐。蒲津渡浮橋在歷史上因朝代更迭等歷史因素和黃河易道等自然因素,經歷數次興衰。自春秋時期開始在這裡搭建浮橋至今,蒲津渡浮橋共經歷了五個歷史時期。

第五展區:文化保護

蒲津橋是黃河上最早出現、極具盛名的浮橋,在唐開元年間改建完成。後因黃河河道抬高變遷,橋頭地錨鐵牛等文物逐漸沒入黃河逾百年之久。山西省考古所於1991年和1999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蒲津渡遺址進行了兩次科學發掘,揭示了渡口遺址的面貌,搞清了鐵牛周邊的地層情況。發掘中認真、嚴謹、嚴格按照科學發掘要求對不同時代的文化層仔細分析、判斷,揭示出不同時代的各自特點,印證了各時代文化的特徵。

廊亭

懷丙亭

懷丙,宋代名僧,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天生聰慧,思維敏捷,才資過人。《宋史-方技傳》贊曰:「巧思出天性,非學所能至也。」治平二年(1065年)夏,黃河流域普降暴雨,致河水大漲,水淹京師開封宮闕。河中府(今永濟)西門外蒲津橋也大受其害。洪流肆虐,潰齒河岸,衝擊船索,鏈牽鐵牛淪陷河中,浮橋中斷。水退之後,朝廷招募起牛,以復橋樑。數月無獲,行人商賈望河興嘆。真定僧懷丙,正遊歷其間,悉聞此事遂應募起牛。「懷丙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作權衡狀(槓桿原理),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張燾聞聽懷丙用巧妙的方法撈出了鐵牛,便報奏朝廷,皇帝遂賜紫衣(袈裟)於懷丙。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曾以驚人的智慧、巧妙的構思還修復了真定十三級構木浮屠和趙州石拱橋[2]

明皇亭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其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文治武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威遠播,開創「開元盛世」。舉世聞名的蒲津橋即是這一時期的偉大壯舉。開元九年(721年),皇帝詔令改建蒲津橋,兵部尚書張說受命主持。於是,大匠蕆事,百工獻藝。結鏈為索,熔鐵為牛。鎖以持航,牛以系纜。疏其舟間,畫其鷁首。橋若長虹,鏈如游龍。「八牛鎖蒲津,一橋貫秦晉」。蒲津橋遂為維繫京畿以及北方邊關重鎮的交通大動脈。蒲津橋竣工後,張說刻石為頌,《蒲津橋贊》洋洋灑灑,文采斐然。開元十一年(723年),唐明皇北都巡狩,歸途駐蹕蒲州(今永濟)。金鑾龍輦,儀仗整肅。皇帝意興極高,賦詩一首,《曉渡蒲津》,千古流傳。「龍負王舟渡」,「橋路托天津」。太平明主,省方察俗,雄關重鎮,漫天紫氣黃雲。

武寧亭

武寧,明代大將徐達之諡號。徐達,少有大志,長身高顴。一生戎馬,身先士卒,戰功赫赫,名列功臣第一,明太祖譽其為「萬里長城」。據《明史-徐達傳》記載,洪武二年(1369年),皇帝命徐達與常遇春進取山西。遂乘敵不備,直搗太原,山西悉平。後大兵會集於蒲州,欲渡河西定關中。時蒲津河橋已廢,大軍要從速渡河,舉步維艱。徐達遂命關陝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劃策浮橋,蒲州民眾不辭勞苦,紛紛響應。沒過多久,橋成軍濟。徐達率兵長驅直入,連克奉元(今陝西西安)、慶陽(今陝西慶陽)、秦州(今甘肅天水)、蘭州(今甘肅蘭州)等西北軍事重鎮,取得了大明江山的最後統一。關中鎖鑰,秦晉通衢。蒲津橋自金元戰爭被焚毀,一百四十八年後又一次以獨特不凡的雄姿,肩負了無可替代的天塹通途的神聖使命

晉侯亭

晉侯,春秋時秦景公同母弟,即秦後子,名針。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景公三十六年(前541年),秦後子受寵,資財頗富,於是有人在景公面前進行誣毀,後子擔心遭到猜忌,便聽從母親建議,「攜帶資財,其車千乘,造舟於河」,投奔晉國。晉平公問:「後子如此富有,為何選擇逃亡?」後子答:「秦君無道,恐遭殺身之禍,欲等秦立新君即返。」後子遂享晉侯。唐張守節《史記正義》:「此橋在同州臨晉縣(今陝西大荔)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是也。」孔子認為,秦景公身為一國之君,教導無方,致秦後子「享」晉侯投靠於晉國。造舟為梁,即是對春秋霸主晉平公的奉獻。從此,秦晉之間結束了「老死不相往來」的歷史。

視頻

蒲津渡遺址博物館 相關視頻

蒲津渡遺址,發現黃河大鐵牛的地方
運城永濟市蒲津渡遺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