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夫蘭博盧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薩夫蘭博盧城土耳其薩夫蘭博盧城(番紅花城),薩夫蘭博盧城位於土耳其卡拉比克省,是土耳其工業時代前最具代表性的古城,1994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
隨着13世紀到20世紀初鐵路的出現,薩夫蘭博盧便一直是東西貿易線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它的老清真寺和老浴室建於1322年。在17世紀它的建築影響了奧斯曼帝國大片地區的城市發展。
番紅花貿易種植中心
薩夫蘭博盧,是位於土耳其安納托利亞中部的城鎮,離首都安卡拉約兩百公里。薩夫蘭博盧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海拔485米。薩夫蘭博盧,又叫番紅花城,番紅花城名稱源自於番紅花以及希臘文polis(城邦)。番紅花別名藏紅花、西紅花,是一種鳶尾科番紅花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紅花是西南亞原生種,但由希臘人最先開始人工栽培(具體栽培時間不詳)。主要分布在歐洲、地中海及中亞等地,明朝時傳入中國,《本草綱目》將它列入藥物之類,是一種常見的香料,也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強大的生理活性,其柱頭在亞洲和歐洲作為藥用,有鎮靜、祛痰、解痙作用,用於胃病、調經、麻疹、發熱、黃膽、肝脾腫大等的治療。番紅花其辛辣的金色柱頭很名貴,用於食品調味和上色,又用作染料。《聖經·雅歌》第4章第14節中提到一些香草時包括番紅花,古代印度蒸餾番紅花柱頭得到一種金色水溶性布匹染料。在釋迦牟尼去世後,其弟子以番紅花為他們法衣的正式顏色。在幾種文化中,王室服裝均用這種染料染色。在希臘和羅馬,番紅花作為香料撒在會堂、宮廷、劇場和浴室。
薩夫蘭博盧在17世紀時期是番紅花的貿易以及種植中心,至今番紅花仍在薩夫蘭博盧以東22公里的村落種植。老薩夫蘭博盧城區的奧斯曼時期的房屋和建築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包括私人博物館、清真寺、墓園、歷史噴泉、土耳其浴、鐘塔、日晷以及數以百計的房屋。
東西貿易的重要驛站
薩夫蘭博盧城從公元13世紀開始至鐵路出現的20世紀初期為止,一直為主要東西貿易路線上之重要驛站。公元前1世紀時,偉大的米特拉達悌國王治理着帕夫拉高尼亞。不久,即公元前63年,羅馬人吞併了這一地區,並在今天薩夫蘭博盧市區遺址附近建起了一座神廟。11世紀土耳其人占領後,薩夫蘭博盧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經過拜占庭的短暫統治後,土耳其人重新占領該城。城市自此得以擴大。因黑海岸邊的錫諾普港日益重要,薩夫蘭博盧也隨之成為聯繫歐洲與黑海以東地區商隊路途的中轉站。城內建起了清真寺、浴室和蘇里曼帕夏(Süleyman Pasha)學院。奧斯曼帝國初興時期,從1451年至1566年這一期間,薩夫蘭博盧在1461年進入其版圖。17世紀城市發展到達鼎盛。旅行者出資贊助建成的中心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商品門類日見齊全。城中建起了辛西(Cinci)旅館和兩座清真寺。隨着鐵路和新型商業機構的出現,薩夫蘭博盧結束了長期繁榮的時代。
公共和私人建築的典範
薩夫蘭博盧的城市布局使人想起了土耳其工業時代前的情形,因地就勢鋪砌的街道蜿蜒曲折,使視野更加寬闊,概括地講,城市總體布局反映出城市隨經濟不斷發展而完善的過程。市內截然不同的三個區域顯示了土耳其傳統中的不同方面。鱗次櫛比的店鋪和手藝作坊組成了集市區、集生活工作功能於一身的古老的非穆斯林住宅區以及帶葡萄園的度夏住宅。最古舊的房屋是木料與粘土、磚瓦、石料的混合搭建結構,一樓界面不設窗戶,而在二樓開一扇寬大突出的窗戶以提供寬廣視野。聳立於城中之老清真寺、古浴場以及蘇里曼帕夏學院均建於公元1322年。在17世紀的黃金時代,薩夫蘭博盧城之建築對奧圖曼帝國的城市發展有相當深遠之影響。許多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傳統木造民房至今仍矗立城中,為這座美麗的城市更添幾分古意。薩夫蘭博盧的城市建築「為公共和私人建築樹立了一個典範」,並且影響到「奧斯曼帝國的大片地區」。薩夫蘭博盧的原有城市布局和建築,是歐洲和東方之間商隊貿易往來的反映,保留得相當完善[1]。
在土耳其境內距離黑海約50公里的群山峻岭之中有一座人口只有2萬餘人小鎮,這座滿城儘是白牆紅屋頂建築的小鎮被周圍聳立的山谷包圍,形成一種與世隔絕的姿態。
待慢慢靠近它之後,你會驚喜的發現在這裡被保護下來的不是幾棟古老的建築,而是整個古老的奧斯曼城鎮被保護了下來,這裡總共有2000多座古老的奧斯曼土木小樓,它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古雅精巧,這裡是土耳其「最奧斯曼」的地方,它就是——薩夫蘭博盧Safranbolu。
薩夫蘭博盧又名番紅花城,曾經是絲綢之路[2]上的重要驛站和貿易中心。這座隱居在青山翠谷中的古城,繁榮於奧斯曼帝國時代,從17世紀至19世紀這裡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的皇室居住地。至今依舊保有着濃郁的中世紀氣息。
翻開番紅花城的歷史,可以發現它具有重要意義顯赫的地位可以追溯至11世紀,番紅花城最為繁榮鼎盛的時期是在奧斯曼帝國時代的14~17世紀左右,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番紅花城是一座以製作馬鞍和皮具為中心的商業城市,也正因其發達的手工製作工藝為這座小鎮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在18世紀和19世紀,番紅花城富有的居民們用曬乾的泥磚、木材和灰泥修建了許多豪宅,如今,正是這些數量巨大的保存下來的奧斯曼時代的住宅為番紅花城贏得了巨大的聲望。
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炮火,薩夫蘭博盧伊甸園般意外的在山谷中倖存。完美保存下來的上千棟奧斯曼傳統風格的獨特建築,無疑是小城最為搶眼的風景。因此這裡也成為奧斯曼帝國獨一無二的「露天博物館」。1994年,薩夫蘭博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而後這座世遺小城也隨之聞名於世。
番紅花城因花兒得名,同時也有着花兒般的浪漫特質。曾經燦爛過,如今也靜美着……。不知是老城的古雅妝點了歲月,還是歲月賦予了老城溫潤的容顏。初見番紅花城,似乎並不需要過多的了解,隱匿在大山中的隔世感只一眼便會傾心。
晨光下斑駁的老屋閃爍着仍舊清晰的異域美貌,迂迴的青石板路蔓延着絲綢之路上舉足輕重的時光長卷,窗前繞過的老枝藤從未停止過新生,紅頂白牆上瀰漫的炊煙也並不陌生,漫步番紅花城,慢慢走過的恰是一座小城親切而恬美的光陰故事。
老城區東南部的何德勒克山坡Hidirlik Tepesi,可以完美的俯瞰整個番紅花城全景,如果番紅花城也是你土耳其之行的目的地,也請千萬不要步履匆匆,不要錯過古城的清晨,黃昏和夜晚……
參考文獻
- ↑ 國際貿易新規解讀:如何有效管控風險與實務操作技巧 ,搜狐,2024-12-13
- ↑ 絲綢之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絲綢之路讓哪些東西傳入了中國? ,搜狐,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