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營口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營口港,是全國重要的綜合性主樞紐港,是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貨物運輸港。2006年,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聯合印發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中要求營口港布局大型、專業化的石油(特別是原油及其儲備)、液化天然氣、鐵礦石和糧食等大宗散貨的中轉儲運設施。

營口港由上市公司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港區包括營口港區、鮁魚圈港區、仙人島港區、盤錦港區、海洋紅港區、綏中石河港區和葫蘆島柳條溝港區。

2012年,營口港貨物吞吐量為30107.3萬噸[1],同比增長15.4%,集裝箱量完成485.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0.3%,吞吐量名列全國沿海第8位,是中國東部沿海吞吐量增速最快的港口之一。

歷史

營口港前身原稱「沒溝營」(即現在的營口市區)。據《東三省紀略》記述:「此地有一潮水溝,潮落則涸,滿則溝沒於水,故又以沒溝營稱之」。興起時間比較早。在埠內西大街的天后宮(西大廟),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創建。道光年間《重修天后宮碑記》碑文中有『舳艫雲集,日以千計』之語。這說明營口港興起不晚於雍正年間。

民國《蓋平縣誌》卷八記載:「營口為海城、蓋平分轄,以老爺閣為界,曰東沒溝營、西沒溝營。」因此,沒溝營也稱為「西營子」。清代文獻均以沒溝營、沒溝營口、營口(始見於道光十年1830年)相稱。清末在此分置營口縣。

清朝時牛莊作為八旗駐防城,其行政管轄區域包括太子河與遼河河道和遼河入海口。牛莊城守旗署為沿河港口和入海口口岸的主要管理者,轄區內的港口(碼頭)和口岸,都可能被稱為牛莊港及牛莊口岸(「牛口」)。清廷檔案文獻中有很多地點的碼頭稱牛莊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負責徵收山海關及附近隘口以及遼東各口岸的徵稅的山海關監督奏報中記載,此前牛莊有兩個口岸,即半邊台和沒溝營。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盛京將軍富俊奏報遵駁妥擬牛莊海口裝糧過斗章程事》朱批奏摺記載,當時牛莊的沒溝營已經成為遼東最大的海口,沒溝營和田莊台兩個口岸每年輸出糧食40萬至50萬石,為其它口岸的數倍。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月二十三日盛京將軍耆英奏報東北各海口進出商船的情況:「自開河以來,沒溝營商船已有八百五十九隻,其餘各海口自數十隻至百餘只不等...唯沒溝營船隻最多。」

1859年中英簽署《天津條約》第十一條原文為「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已有《江寧條約》舊准通商外,即在牛莊、登州、台灣、潮州、瓊州等府城口,嗣後皆準通商,亦可任意與無論何人買賣船貨,隨時往來。」

其中的「城口」兩個字,是指「府城、口岸」。從當時的落實實際情況,「城口」是口岸在府城附近的就在府城開埠,口岸距離府城較遠的就在口岸開埠。營口距離牛莊45公里,當時中外各方都將沒溝營稱牛莊口岸或牛口、營口。從咸豐十年(1860年)末到咸豐十一年初的數月時間裡,清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北洋通商大臣和地方官員盛京將軍玉明、奉天府尹、山海關監督都在為開埠做準備,籌擬通商章程,原始文檔均表明開埠地點是沒溝營。

1861年4月3日,美籍船進港停泊在小姐廟碼頭。標誌着營口對外國開港。

英國首任領事密迪樂於1861年5月23日乘英國軍艦到牛莊[2](防守尉駐地,區域行政中心)考察,結論是遼河下游淤淺,輪舟出入不便,開埠地無法搬遷至牛莊這個地區行政中心,只能繼續留在沒溝營,在營口東街外三義廟暫作領事官署。

直至1899年中東鐵路南滿支線通車到營口之前,從營口港出發遼河航運至鄭家屯約628公里航段,太子河、渾河也有帆船航運,成為主要的內地運輸通道。

1907年,營口港的貿易輸出總額占南滿三港(營口、大連、丹東)輸出額的75%。由於日俄戰爭後日本攫取了東北地區南部成為其勢力範圍,滿鐵控制的南滿鐵路奉行「大連中心主義」,營口的航運與商業急劇衰落,1912年大連港壓倒了營口港的吞吐量。

視頻

營口港 相關視頻

無人機航拍:大美營口港
營口港華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