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荊州區博物館悠悠荊州城之西,巍巍開元觀之東,1958年,荊州博物館在此建館。歷經甲子,荊州博物館已發展成為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收藏保護、古城古建保護、考古發掘研究、遺址公園建設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綜合類歷史博物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1]、國家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是荊楚文化的藝術殿堂,是古城荊州的靚麗名片。
簡介
荊州博物館是最早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掘資質》的單位之一,還具備《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文物保護工程監理資質》等,榮獲「全國文化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地縣級博物館」、「夏鼐考古學[2]研究成果獎」、「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國家田野考古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圖書獎」、「全國青年文明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館藏資源
荊州博物館至2020年計有藏品(主要為考古發掘出土文物)18萬餘件,國家一級文物603件(套),二級文物1246件(套),三級文物16074件(套),珍品主要有史前玉器、陶塑動物、商周青銅器、東周楚國王陵玉器、「越王劍」、馬山一號墓織繡品、楚秦漢簡牘、漆木器、西漢織繡品、魏晉隋唐青瓷、北宋陶塑關公像、南宋青瓷荷葉蓋罐、元釉里紅鳳舞纏枝菊花紋蓋罐、明湘獻王與王妃諡寶諡冊、清劉鏞行書橫幅等,數量多、種類豐、價值高,是弘揚歷史文化的寶藏。
荊州博物館開設《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青銅文化展》、《館藏精品瓷器展》、《荊州出土簡牘文字展》、《荊州楚墓暨熊家冢出土玉器展》、《鳳凰山168號漢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楚漢織繡品展》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專題陳列,系統展示荊州歷史文化和文物精品。因整體改造提升工程建設,荊州博物館開放《開元觀建築及歷史文化陳列》、新珍品館《五大夫遂——鳳凰山168號漢墓展》《丹漆神韻——楚秦漢漆器精品展》等3個展區。
開元觀始建於唐代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現存坐南朝北、逐級升高的古建築山門、雷祖殿、三清殿、祖師殿等主要為明清兩朝重建,是荊州道教文化興盛時期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與建築工藝價值。《開元觀建築及歷史文化陳列》展示開元觀的歷史沿革與建築布局,展出開元觀建築構件、考古發掘出土文物、館藏道教文物等。
新珍品館於2021年初完成改造提升並恢復對公眾開放,建築格局優美,服務設施完善,展陳形式新穎,遊覽體驗良好。
《五大夫遂——鳳凰山168號漢墓展》展出精緻的陶器、銅器、漆器、食物等生活用品,反映物阜民豐的大一統時代;麻裙、麻衣、麻鞋、麻襪等物品則顯示裝殮時的敬重與肅穆;「魂歸鳳凰」棺槨展示區利用折幕投影技術,漆木七豹雲鳳紋扁壺上彩繪斑斕的鳥紋、雲紋、植物紋以及穿梭其中7隻呈獵食、回首、狂奔、怒吼等姿態的豹得以「活」起來,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動靜相宜、和諧自然,讓觀眾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古代文化瑰寶的永恆動人魅力;保存完好的男屍表明我國勞動人民2000多年前在醫藥、防腐等技術方面已有較高的水平,是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具有重要的考古、醫學等價值。
《丹漆神韻——楚秦漢漆器精品展》展出保存完好、種類眾多、工藝精湛、造型獨特、色澤鮮艷、裝飾華美、寓意深邃、價值極高的荊州出土楚秦漢漆器文物珍品,戰國蟾座鳳鳥羽人、豬形酒具盒、鳳鳥踐蛇蓮花蓋豆、虎座鳳鳥懸鼓等「國寶」級文物均是首次集中展出。精美文物與場景營造、狩獵宴樂、楚歌樂舞、高仿塑像等融合,彰顯楚秦漢漆器及文化的獨特魅力。
荊州博物館整體改造提升工程將拆除老辦公樓以建設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的新展館,展出銅器、絲綢、簡牘、玉器、陶器文物;拆除臨時展區建設遊客服務中心、文創展示研發區、楚樂宮;對主陳列樓進行改造提升,設置臨時展區舉辦展覽、引進外展,展出《荊州歷史文化陳列》通史展。
視頻
荊州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最新丨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出爐,搜狐,2018-09-20
- ↑ 考古學的定義,搜狐,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