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慧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慧廉

蘇慧廉(William.Edward.Soothill),原名威廉·愛德華·蘇西爾,1861年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哈利法克斯。英國漢學研究者,教育家,偕我會傳教士。

在華期間,蘇慧廉完成《新約》溫州話全譯本,開辦藝文學堂,後任山西大學堂校長。回英國後,蘇慧廉任牛津大學漢學教授。歐戰期間,蘇慧廉任基督教青年會宗教工作主任幹事。

人物生平

1882年,根據溫州方言發音規律,蘇慧廉創編了「用拉丁字拼音代替漢字」的甌音拼音文字。

1887年,蘇慧廉在康樂坊開辦私塾,教授四書五經和聖經,為藝文小學前身。

1897年,蘇慧廉着手在瓦市殿巷賃房,開辦藝文書院(溫州墨池小學前身)。

1897年,蘇慧廉辦定理醫院,是浙南地區最早的西醫院。開創了溫州現代化醫療體系。

1898年,城西禮拜堂(溫州城西堂)建成,蘇慧廉撰寫碑文,文中有云:「中外集資成數,庀材鳩丁,昕夕董治,月圓十度,方始告竣」。碑文章法嚴謹,詞理通順,為西方人士中所罕見。

1903年秋,藝文學堂(溫州二中海壇校區現址,原有建築已拆除)建成,是溫州的第一所高等教育學校。開學典禮上,當時的道、鎮、府、縣官員,經學大師孫詒讓、西國有名通儒李提摩太等達官名儒畢至。

1906年,蘇慧廉擔任山西大學堂校長(當時僅有的三所公立大學之一,另有京師大學堂和北洋大學堂)。在任期間,將《論語》翻譯成英文。他的譯本是牛津大學最認可的經典翻譯,至今印了已三十多版。

1911年,蘇慧廉離華返英籌款,擬籌辦「華中大學」,任校長。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此計劃完全落空。

1911年,蘇慧廉在歐洲創立法國華工青年會。

1920年,蘇慧廉受聘為牛津大學漢學教授,在任期間翻譯了《妙法蓮花經》,撰寫了《中國佛教術語詞典》。後者至今都是佛教研究領域最好用的英文工具書。20年代以後,中國所有第一流的知識分子造訪牛津都由蘇慧廉接待,如蔡元培、胡適。後來蘇慧廉加入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胡適和丁文江為中方代表。之後胡適與蘇慧廉一起乘火車進入蘇聯,走遍歐亞大陸後回到英國。

1928年,蘇慧廉受邀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做半年的訪問學者。

1929年,費正清投入蘇慧廉門下,蘇建議他去中國調研考察,學習中文。「費正清」這個名字就是林徽因所起。

1935年5月14日夜間,蘇慧廉在牛津去世。

學術成就

光緒七年十月,蘇慧廉來溫州,任循道公會傳教士,寓前教士李華慶嘉會裡巷口所遺舊居。首先學習溫州話,半年後試以溫州話講道,以後編制溫州話拉丁拼音文字,並以溫州方言試譯聖經。為培養教徒,居宅旁設有書院,為招徠聽眾,曾以隨身攜帶奎寧、阿司匹林等常用西藥治療瘧疾、感冒,教人如何戒煙(鴉片),稍後試行拔牙、修正倒睫等小手術,求醫者日眾,社會影響日益顯著。

光緒十年八月十六日,溫州人民反洋教運動處於一觸即發之勢,蘇慧廉率教徒二三十人做禮拜,見群眾圍集並用石塊撞門,立即出外拖拉一人入室關禁,群眾破門營救,放火燒毀教堂、書院及居房,該夜火燒六教堂即以此為發端。教案平息後,致力於辦醫院和學堂:建醫療室,請甌海關醫師勞萊(J.H.Loring)應診,繼請霍厚福(Alfred.Hogg)任專職醫師(1893年末);其後約翰·定理(John Ding Ley)來溫州,改在楊柳巷辦定理醫院。學堂初設於二十三年,學生約20人,除授以聖經、英語、古文外,並以江南製造局譯西書為課本。

光緒二十四年,城西禮拜堂建成,蘇慧廉在《重建聖殿記》中承認「近十年來,地則有四五邑,會則有七十奇,人則有三千餘」,傳教工作獲得顯著進展。光緒二十九年,完成《新約》溫州話全譯本。同年秋,開辦藝文學堂。[1]

社會評價

蘇慧廉所作的事情雖多,對中國的貢獻也很大,但是幾乎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蹤跡。其實他生命的軌跡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一群重要人物的命運,如胡適費正清陳寅恪林徽因

在牛津的墓地上,蘇慧廉夫婦的名字旁刻着《聖經》上的一句話:「他們的功業長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