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押也作畫押、押記、花書、五朵雲、花字,朝鮮稱手決,是代替簽名的一種簽署樣式,通常會取姓名中的一至二字採用連筆速寫、交錯相疊,有時還會加入一些符號,因此形狀千奇百怪,帶有藝術性,常用於書法作品上。

花押是為了方便簽署而發明的簽署方法,正式文件也會使用,在晚清時,李鴻章在簽署《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時使用了花押[1]。和中規中矩的簽名相比,非常個人化的花押卻反而較難偽造。現今在華人地區花押的使用已較為少見,大多為花式簽名所取代。

起源

相傳花押源於中國的北齊。《北齊書·後主紀》云:「連判文書,各作花字是也。花字亦謂花押」。到了北宋已有許多使用畫押的記載。歐陽修在《歸田錄》云:「俗以草書為押字。」。宋王溥《唐會要‧百官奏事》:「景龍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敕,諸司欲奏大事,並向前三日錄所奏狀一本,先進令長官親押」。宋人朱彧《萍洲可談》卷一云:「押字自唐以來方有之,蓋亦署名之類,但草書不甚謹,故或謂之草字。」《太平廣記》、《唐國史補》:「宰相判四方之事有都堂,處分有司有堂帖,下次押名曰花押」,《西遊記˙第二十九回》:「國王見了,取本國玉寶,用了花押,遞與三藏。」《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三》:「當下各人畫個花押,兄弟二人,每人收了一紙,管待了李社長自別去了。」

宋徽宗

中國歷史上最為出名的花押是宋朝皇帝徽宗的花押。宋徽宗在其創作的書畫上使用一個類似拉長了的「天」字的花押,據說象徵「天下一人」[2]

花押在10世紀中葉(平安時代中期)傳入日本。到了鎌倉時代以後開始分為武士使用的武家樣和公卿使用的公家樣、僧人使用的禪僧樣三種。戰國時代日本花押的形式開始多樣化,如織田信長使用「麟」字花押,豐臣秀吉使用「悉」字花押,伊達政宗使用鶺鴒形狀的花押等等。

現代有些中國人誤以為花押是日本的產物,這可能由於現今日本文化風行的影響。事實上不少日本古代的花押是模仿中國的,例如歷代德川將軍使用的「德川判」花押,就是模仿明太祖專用的明體花押而創造的。

視頻

花押 相關視頻

傳統花押藝術,給您的名字添朵花!在一眾簽名中成為焦點
康熙 青花百鳥朝鳳紋大碗(花押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