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黑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臺灣黑熊(學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科名:食肉目(Carnivor)熊科(Ursidae)。[1] 布農語:tumaz、賽夏語:somay、鄒語:cmoi、卡那卡那富語:cumai、太魯閣語:kumay)。被布農族視為聖物,數百年前,以「Tutumaz」也就是布農語的台灣黑熊,為台灣黑熊聚居地命名,現今漢名音譯為「托瑪斯」。Tutumaz原意,是孔武有力的大英雄。受過嚴正傳統教育的布農族人們,對黑熊都抱持尊畏的態度。[2]
分佈在亞洲地區18個國家的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最大的特徵是胸前V字形斑紋和大而圓的耳朵。臺灣黑熊是亞洲黑熊的一個亞種,外型和其他六個亞種相當。吻部延長而形似狗,又名「狗熊」。台灣陸地上最大型的食肉動物,也是原生的唯一熊類。雜食性,以植物莖葉和果實為主食,並喜食蜂蜜、蜂蛹。森林性動物,生性羞怯、行蹤隱蔽,通常會避開人類。數量稀少,為台灣法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3]
分佈
黑熊曾經廣泛分佈於台灣低至高海拔的森林,由於棲地破壞和過度獵捕,現今野外的數量急劇減少,分佈範圍約僅剩全島面積1/4,多為干擾較少的偏遠山區或保護地。目前有出沒記錄的最高為海拔3700公尺,但牠們偏好2500公尺以下的低、中海拔,以闊葉林和針闊葉林混合林為主的山區,這些地區除了可提供適當的隱蔽,也有豐富且多樣的食物來源。
台灣黑熊目前現存族群數量不多,出沒於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000公尺-3500公尺的山區,活動範圍可達50平方公里。早在1932年日本探險家堀川安市所著的《台灣哺乳動物圖說》中,因土地開發導致棲息地喪失,臺灣黑熊的數量在下降中。在1989年依照臺灣《野生動物保育法》,台灣黑熊被列為瀕危。2001年台灣黑熊被選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在不少台灣公司、企業、地方政府等,都選用台灣黑熊作為吉祥物、代表物,是著名的台灣意象之一。[1][3][4]
特徵
臺灣黑熊胸前的V字型白色斑紋(太魯閣語稱做 rabang)是亞洲黑熊共有的特徵。身體壯碩體長120-180公分,體重50-200公斤,全身披著粗糙但光亮烏黑的毛髮,頸部附近的毛髮尤長,可超過10公分。一般成年公熊體型是母熊的1.5倍大,根據玉山國公園捕捉繫放的15隻黑熊個體資料,雌性約70~80公斤,身長150公分;雄性則可重達110公斤,身長174公分。而牠們的掌粗大肥厚,尾巴通常不超過10公分,明顯特徵是,胸前有「V字型」的弧狀白帶,所以又稱「白喉熊」。牠們走路時四肢貼地,只有在覓食,或是受到威脅與攻擊時,才會採站立姿勢。[1][3][4]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台灣黑熊. 台灣國家公園. 2 (中文).
- ↑ 熊讚真實版:台灣黑熊的故事. 中華亞洲環境生態護育交流協會. 2017-09-04 (中文).
- ↑ 3.0 3.1 3.2 黃美秀. 山林的靈魂:台灣黑熊. 科學人雜誌 (中文).
- ↑ 4.0 4.1 臺灣黑熊─深山密林中的獨行者. 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