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膿液(pus)是機體組織炎症過程中形成的濃稠或稀薄的混合物。炎症過程中細胞、組織在細菌和中性粒細胞釋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發生液化壞死,加上血管的液體滲出,形成肉眼呈灰黃色或黃白色的濃稠狀液體。[1]
簡介
膿液(pus)是機體組織炎症過程中形成的濃稠或稀薄的混和物,炎症過程中細胞、組織在細菌和中性粒細胞釋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發生液化壞死,加上血管的液體滲出,形成肉眼呈灰黃色或黃白色的濃稠狀液體。膿液中的中性粒細胞除極少數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數已發生變性和壞死,稱為膿細胞(pus cell) 。膿液中除含有膿細胞外,還含有大量的細菌、壞死組織碎片和少量組織液。主要物質包含變性、壞死的白細胞和淋巴細胞、金黃色葡萄球菌、壞死組織物組織液、細菌的代謝產物及病菌。而至關重要的白細胞(WBC) 能夠吞噬侵入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和一些壞死的組織碎片,一個白細胞處理5~25個病菌後就會死亡,死亡的白細胞體和細菌分解產物構成膿液。
症狀及治療措施
1.黃色
膿液呈金黃色或檸檬黃色。膿液無臭,但有腥味,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首選抗生素為青黴素及新青黴素Ⅰ-Ⅳ(用於耐菌株)。次選氯黴素、加紅黴素、卡拉黴素、慶大黴素等。局部治療時,儘量做到早期切開達到充分的引流。
2.黃綠色
膿液粘滯、稠厚多數易形成假膜及膿苔,常附着在傷口的表面上,帶有臭味,多見於燒傷創面感染。致病菌為大腸桿菌。臨床首選喹諾酮類、卡拉黴素等。次選藥物為氯黴素、鏈黴素、新黴素等。局部治療是儘量做到清除壞死組織及痂皮,保持創面乾燥,可用15%~20%黃連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溶液或虎杖溶液濕敷,亦可用1%磺胺嘧啶銀換藥。
3.淡綠色
膿液稍稀薄,呈淡綠色帶有特殊的甜臭味。致病菌為綠膿桿菌。首選藥物為青黴素、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次選慶大黴素加羧苄青黴素。局部用黃連、黃柏、黃芩、地榆各等分共研細末加麻油調搽創面。或用磺胺嘧啶銀等溶液浸紗布條換藥。
4.暗紅色
膿液呈暗紅色,傷口內有氣泡冒出,有大量壞死組織,帶有腐敗或惡臭味。致病菌為厭氧菌,臨床首選藥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物為甲硝唑,次選林可黴素、慶大黴素等。局部傷口採取徹底清創、清除異物和壞死組織,敞開引流。用雙氧水沖洗,用甲硝唑溶液換藥。
5.淡紅色
血水樣膿液稀薄,表現為淡紅色,如血水樣,帶有腥臭味。致病菌為溶血性鏈球菌。臨床首選青黴素、磺胺二甲基嘧啶。次選紅黴素、四環素等局部治療宜早期切開減壓、引流換藥等。[2]
參考文獻
- ↑ 【膿液】英語怎麼說有道詞典
- ↑ 臨床常見傷口膿液的症狀及治療措施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