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能源研究與信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能源研究與信息》雜誌,於1985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正式創刊,CN:31-1410/TK,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環保技術、能源管理、研究與探討等。

辦刊宗旨

《能源研究與信息》雜誌以及時報導政府在能源領域的新政策、新規劃以及當前國內外常規能源、新能源、節能技術與環境保護[1]等有關方面的研究、開發、應用的最新動態和研究成果為宗旨,迅速反映國內外能源研究的技術動態和最新信息。

本刊以及時報導政府在能源領域的新政策、新規劃以及當前國內外常規能源、新能源、節能技術與環境保護等有關方面的研究、開發、應用的最新動態和研究成果為宗旨,迅速反映國內外能源研究的技術動態和最新信息。同時,介紹與能源利用、節能技術及環境保護有關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與新設備,為合理利用能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作貢獻。

本刊自1985年創刊以來已出版了27卷106期。由於其內容廣泛、信息量大且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際應用價值,深受能源主管部門、大中型企業、研究機構以及廣大能源與環保工作者的普遍歡迎。目前,本刊發行對象已涉及政府能源管理與規劃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設計院以及機電、鍋爐、電力、冶金、化工、建築、煤氣、製冷與空調及環保等行業。本刊已成為上述部門和行業的有關領導及工程技術人員制定能源政策、實施節能與環保、技術改造及節能產品研究、開發與應用所需的技術與產品信息的重要來源,制定了如「專題綜述」、「發電設備與運行」、「環保技術」、「能源管理與規劃」、「製冷與空調」、「能源利用與節能技術」、「研究與探討」、「新技術與新產品信息」和「新能源技術」等一系列欄目。

收錄情況

鑑於其學術水平和實際應用價值,本刊已為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並成為《科技引文數據庫(SCD)》收錄期刊以及《CAJ-CD規範》優秀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入編期刊、《萬方數據資料系統(ChinaInfo)》入編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華期刊展示網》、《中國期刊網》和《北極星網》等入編期刊。

主要欄目

專題綜述、環保技術、製冷與空調、發電設備與運用、新能源技術、能源管理與規劃、新技術與新產品信息。

3期刊信息

主管單位: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市能源研究會,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主編:陳之航

ISSN:1008-8857

CN:31-1410/TK

地址:上海市軍工路516號224信箱

郵政編碼:200093。

投稿指南

能源研究與信息》是一份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由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市能源研究會和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三家單位共同主辦。本刊宗旨是及時報道國內外在能源及其相關領域內科研、技術開發與應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信息,介紹國內外有關能源及其相關領域的最新政策、法規和規劃。

本刊對政府能源管理部門及機電、鍋爐電力、環保、冶金、化工、建築、煤氣、製冷與空調等行業以及科研與設計機構、高等學校的有關領導、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教師及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和參考價值。歡迎踴躍來稿。

來稿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言簡意明,一般在6 000字以內;文稿內容(包括公式)請用Word2003(或Word2003以上版本)書寫;文中插圖要求用計算機繪製(示意圖、部件圖等請採用Word繪圖工具或AutoCAD繪製;曲線圖請採用Origin或類似的繪圖軟件繪製。圖中字體:中文6號宋體,英文和數字6號Times New Roman;圖形用1磅線條,尺寸線用0.75磅線條),並請將文稿電郵至本刊編輯部,或登錄投稿;字母和符號的含義應明確,且在文中前後統一。物理量和單位符號的使用請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和單位》中的有關規定;參考文獻須按在文中出現的順序編號,在文末依次排列,格式遵照GB7714規定。

需說明項目資助來源的文稿,請在首頁頁角處註明項目資助名稱及編號;文稿應依次包含以下內容:中文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地址、郵編、中文摘要(200字左右)、關鍵詞(3~8個)、中圖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英文標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單位的英譯、英文關鍵詞、英文摘要(200字左右)、圖及表英文標題、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月、民族學歷職稱[2]、職務等);本刊編輯部有權對錄用文稿作技術性和文字上的修改。請勿一稿二投,未用稿件一般不退,半月未見通知者,可自行處理;根據有關文件精神,按照市場經濟下「獨立辦刊,以刊養刊」原則,對錄用稿件適當收取版面費,以作為文章的審稿、編輯加工、製版印刷及發行的分攤費用。同時按規定向作者支付稿酬並贈閱當期期刊;來稿請註明作者詳細通訊地址、e-mail及聯繫電話,以便聯繫;本刊入編美國化學文摘(CA)、《科技引文數據庫(SC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料系統(ChinaInfo)、《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本刊即認定作者將該文的複製權、發行權、信息化網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力在全世界範圍內轉讓給本刊;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有異議,請投稿時即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否則將視為同意收錄。

視頻

能源研究與信息 相關視頻

中國「人造太陽」向新高度衝擊!人類核聚變能源研究將達新高度
國外研究自由能源,但是沒看出來能源是什麼源

參考文獻

  1.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搜狐,2020-07-03
  2. 什麼是職稱?為什麼要評職稱?,搜狐,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