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腎衰寧膠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腎衰寧膠囊

【藥名】

 

腎衰寧膠囊 Shenshuaining Jiaonang

【處方】

太子參250克、黃連100克、半夏(制)250克、陳皮100克、茯苓200克、大黃400克、丹參700克、牛膝200克、紅花100克、甘草100克。

【組方分析】

方中太子參甘平益氣健脾大黃苦寒通腑泄濁,一補一瀉,共為君藥。茯苓、陳皮、半夏健脾燥濕,培本泄濁,黃連苦寒,清熱燥濕,與半夏相伍,辛開苦降,化痰行滯,共為臣藥。丹參、紅花、牛膝活血化瘀,通絡利尿,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濁之功。

【功能主治】

益氣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濁。用於脾失運化,瘀濁阻滯,升降失調所引起的腰痛倦怠,面色萎黃,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黏滯及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功能不全見上述證候者。

【製備方法】

以上十味,取大黃200克粉碎成細粉,另200克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後,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濃縮成稠膏;其餘太子參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濾過,合併濾液,減壓濃縮至適量(1:1),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充分攪拌,靜置72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與上述大黃稠膏及粉末混勻,製成顆粒,乾燥,裝入膠囊,製成1000粒,即得。

【劑型規格】

膠囊劑,每粒裝0.3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6粒,一日3~4次,45天為一療程,小兒酌減。

【質量控制】

  1.本品為黃棕色顆粒;氣微香,味苦。   2.顯微鑑別大黃。薄層色譜法鑑別大黃、丹參。   3.除應符合膠囊劑有關的各項規定外,按照分光光度法測定,本品每粒按乾燥品計算,含總生物鹼以鹽酸小檗鹼( C20 H18 CINO4)計,不得少於3.5毫克。

【使用禁忌】

肝腎陰虛、脾腎陽虛、陰陽兩虛所致水腫、腎勞者忌用;孕婦忌用;飲食宜清淡、低鹽,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品;本品含通腑之品,服藥後每日大便次數在2~3次為宜,超過4次以上者慎用;有出血症狀者忌用。

【現代研究】

主要有改善腎功能、改善脾虛及腎虛證作用。臨床用腎衰寧膠囊治療慢性腎衰,能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加內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腎性貧血。實驗研究表明,腎衰寧膠囊可使利舍平性脾虛證小鼠體重、體溫回升,使氫化可的松性腎虛證小鼠胸腺、腎上腺、脾重量恢復。

【臨床應用】

臨床用於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屬脾虛水停、氣虛血滯、濁瘀內阻者。

【方歌】

腎衰泄濁用大黃,苓夏陳草祛痰良,黃連丹膝與紅花,扶正良將太子參。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1]

【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