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肚子會叫的小老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肚子會叫的小老鼠》是一則胎教故事[1]

胎教一詞源於我國古代,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2],現代醫學也已經證明了,生活在媽媽子宮裡的胎兒是個能聽、能看、能感覺的小生命,媽媽對外界事物的感受都能通過某種途徑作用於胎兒。所以媽媽們在懷孕的時候應該加緊與胎兒之間的交流,對他施以良性刺激,以豐富胎兒的精神世界。

在胎教中,給胎兒講故事是一項不可缺少的胎教內容,讓胎寶寶接受美的薰陶,都可以讓胎兒「見多識廣」。講故事時孕婦應把腹內的胎兒當成一個大孩子,向他(她)娓娓道來,通過語言神經傳遞給胎兒,使得胎兒不斷地接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在不斷變化的文化氛圍中發育成長[3]

故事內容

老鼠來到老母雞家,還提了一袋玉米,他說:「母雞大嬸,您好啊!」老母雞特別討厭小老鼠,愛理不理地說:「小老鼠,你有什麼事嗎?」「啊,其實,也算不上什麼事,就是我家的電視機有了毛病,想借用一下您家的遙控器,很快就還您。」老母雞一聽,電視機壞了,哪有用遙控器修的,她知道小老鼠沒安好心,就說:「好吧,我去給你拿,你先吃點兒花生米。」說着,把盛着5粒花生米的一個小碟放在小老鼠的面前。小老鼠一見花生米,口水都流出來了,一下就把5粒花生米都扔進了嘴裡。「喵嗚!」怎麼有貓叫,小老鼠嚇得趕快藏到門後,想看看貓在哪裡?「喵嗚!」怎麼這隻貓老追着我,小老鼠嚇得快暈過去了。「喵嗚!」這回小老鼠聽清了,是自己肚子裡在叫。該死的,怎麼貓鑽進了我的肚子。

這時,老母雞出來了,看見小老鼠嚇得直哆嗦,哈哈一笑說:「出來吧,沒安好心的老鼠,我那花生米里,有一個微型蜂鳴器,裡邊錄的是叫。你看,這就是遙控器,能管你肚子裡的'貓』。可是你永遠也別想得到它。你走吧,拿着你這袋偷來的玉米,快走吧!」

小老鼠沒有拿到遙控器,肚子裡卻多了一隻「貓」,雖然說,那貓是假的,可那叫聲,聽着就讓他骨頭發酥,腿發顫。 整日裡,小老鼠嚇得沒了魂兒似的東躲西藏。後來呢,有的說他得了神經病,有的說他餓死了。反正,從那以後,誰都沒有再見到過那隻小老鼠。

胎教故事注意事項

1、為了讓母親的感覺與思考能和胎兒達到最充分的交流,最好是保持平靜的心境並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在念故事前,最好先將故事的內容在腦海中形成影像,以便比較生動地傳達給胎兒[4]

3、如果沒有太多的時間,只能匆匆地念故事給胎兒聽[5],至少也要選擇一頁圖畫仔細地告訴胎兒,儘量將書畫上的內容「視覺化」地傳達給胎兒。

4、在選擇胎教書籍[6]時,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自以為寶寶會喜歡哪些書籍,儘量廣泛閱讀各類書籍。

視頻

肚子會叫的小老鼠 相關視頻

語言胎教的奧秘
聽故事對寶寶好處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