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耳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耳蝸

耳蝸(cochlea),內耳中主管聽覺的裝置。因形似盤旋的蝸牛而得名。在人類,圍繞一中軸盤旋2s/4轉,從底部到頂端高約5毫米。其蝸管全長約35毫米。盤繞的耳蝸結構複雜,常被形容為迷路,由骨質迷路的外殼與內部相應的膜迷路相嵌而成。骨迷路的直徑向耳蝸的頂端逐漸變窄,膜迷路的直徑隨長度的變化是底部最窄,頂端最寬。膜迷路實際上被分割成5個空間:瑞氏膜與基底膜之間的空間叫中階,中階或瑞氏膜上方的空間叫前庭階,中階或基底膜下方的空間叫鼓階。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耳蝸
  • 外文名;Cochlea
  • 結構;傳導並感受聲波
  • 拉丁語;蝸牛殼
  • 位置;顳骨深處

耳蝸介紹

耳蝸(英文:Cochlea)是內耳的一個解剖結構,它和前庭迷路一起組成內耳骨迷路,是傳導並感受波的結構。耳蝸的名稱來源於其形狀與蝸牛殼的相似性,耳蝸的英文名Cochlea,即是拉丁語中"蝸牛殼"的意思。耳蝸是外周聽覺系統的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為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是聽覺轉導器官,負責將來自中耳的聲音信號轉換為相應的神經電信號,交送大腦的中樞聽覺系統接受進一步處理,最終實現聽覺知覺。耳蝸的病變和多種聽覺障礙密切相關。

組成部分

耳蝸是位於聽器官內耳骨迷路的一個組成部分。耳蝸是一螺旋形骨管,繞蝸軸捲曲約兩周半。由蝸軸向管的中央伸出一片簿骨,叫骨質螺板。耳蝸外壁有螺旋韌帶。骨質螺旋板的游離緣連着一富有彈性的纖維膜,稱為基底膜,延伸到骨管對側壁與螺旋韌帶相接。把耳蝸骨管分成上下兩部,上部稱前庭階,下部稱鼓階,兩管中充滿外淋巴液。前庭階的一端為前庭窗,鼓階一端為蝸窗

兩部分在蝸頂處的蝸孔相通。在骨質螺旋板近底處有一薄膜,稱前庭膜,由前庭膜、基底膜和一部分螺旋韌帶圍成膜質蝸管,管中充滿內淋巴液。螺旋器(Corti氏器)是感受聲波刺激的聽覺感受器,由支持細胞和毛細胞等組成,毛細胞為聲波感受細胞,每個毛細胞均與神經纖維形成突觸聯繫。毛細胞位於基底膜的上方,與毛細胞的纖毛相接觸。外界聲波通過淋巴液而震動基底膜,基底膜又觸動了毛細胞,最後由毛細胞轉換成神經衝動經聽位神經而傳到聽覺中樞。

解剖位置

耳蝸位於顳骨(Temporal bone)深處,毗鄰中耳聽骨鏈和腦幹,和是內耳骨迷路的組成部分。耳蝸的幾何對稱軸,稱為耳蝸軸(Modiolus)大致處在水平面內,與顳骨表面垂直。前庭耳蝸神經與聽覺相關的一部分:耳蝸神經,起源自耳蝸

解剖結構

人類的耳蝸形似蝸牛殼,由底端(Basal end)至頂端(Apical end)螺旋環繞5/2~13/4周,展開長度約為35 mm。

耳蝸是一個骨質結構。耳蝸由三個內部充滿淋巴液的空腔組成。這三個空腔由上到下依次為:

前庭階(Scala vestibuli),內含外淋巴(Perilymph)液體。

蝸管(Scala media),內含內淋巴(Endolymph)的盲管。

鼓階(Scala tympani),內含外淋巴(Perilymph)液體,骨階中的外淋巴在耳蝸頂部通過蝸孔與前庭階中的外淋巴交通。

前庭階在底部與卵圓窗(Oval window)相接,是鐙骨施力的部位。鼓階在底端中止於圓窗(Round window),毗鄰中耳腔,是聲壓釋放的窗口。

賴斯納氏膜(Reissner's membrane)分隔前庭階和蝸管,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分隔蝸管和鼓階。聽覺轉導器官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坐落於基底膜之上、蝸管內部。前庭階和鼓階在蝸孔(Helicotrema)相通。

聽神經的纖維通過基底膜與內毛細胞和外毛細胞形成突觸連接。其細胞體位於在耳蝸中心部的螺旋神經節(Spiral ganglion)。[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