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頜龍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頜龍科
圖片來自zhklw

美頜龍科學名:Compsognathidae)是群小型肉食性恐龍,通常有較傳統的外形,生存於侏儸紀白堊紀

美頜龍科中有四個屬,發現了接近原始羽毛的皮膚痕跡,牠們包括:中華龍鳥中華麗羽龍Sinocalliopteryx)、侏羅獵龍、以及美頜龍。證據顯示中華龍鳥與中國美羽龍全身覆蓋者簡單、原始的羽毛,而侏羅獵龍與美頜龍的尾巴與後肢仍覆蓋者鱗片。羽毛可能起源於美頜龍科,而其中有些物種只有覆蓋部分羽毛。

美頜龍科在虛骨龍類裡的演化位置仍未確定,有些人主張美頜龍科是最基礎的虛骨龍類恐龍[1],而其他人認為牠們屬於手盜龍類

分類爭議

在2003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Rauhut)將虛骨龍科重新定義,包含:虛骨龍(晚侏儸紀北美洲)、美頜龍(晚侏儸紀歐洲)、中華龍鳥(早白堊紀亞洲)、以及類似美頜龍的小坐骨龍(早白堊紀南美洲)。然而,這個分類方式並未廣泛地被接受。在2005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指出美頜龍科具有命名優先權,而虛骨龍嗜鳥龍、以及美頜龍都屬於美頜龍科。

參考文獻

  1. Holtz TR, Molnar RE, Currie PJ. Basal Tetanurae. (編) Weishampel DB, Dodson P, Osmólska H.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05. ISBN 978-0-520-24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