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坐骨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坐骨龍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小坐骨龍 (學名Mirischia)是一屬只有2米長的小型美頜龍科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阿爾布階的巴西。雖然只發現了小坐骨龍的骨盆及不完整的後肢,但都足以確定它是一屬新的恐龍。小坐骨龍的特徵是不對稱的坐骨。坐骨的左邊有個橢圓形的小孔,而右邊的同一位置上卻有一個凹痕。另外,小坐骨龍還保存了軟組織,在恥骨與坐骨之間有一些像氣囊的東西。過往一些學者曾指非鳥類獸腳亞目恐龍的顱後身體都有氣囊,而小坐骨龍的發現可能就是一個證明。

簡介

中文名稱( chinese )→ 小坐骨

拉丁文學名( name )→ mirischia

含義( meaning )→ 屬名:mir(微小的)+ischia(坐骨)

種名:asymmetrica:不對稱的,不勻稱的

目( order )→ saurischia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tetanurae 堅尾龍類avetherop4102od2113a 鳥獸腳類coelurosauria 虛骨龍類maniraptorifromes 手盜龍形類compsognathidae 美頜龍科

屬( genus )→ mirischia 小坐骨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m. asym5261metrica

時代( period )→ 早白堊世albian

分布( found in )→ 巴西東北部的阿勒萊皮盆地

發現地層( stratum )→ 桑塔納層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約1米

發現者(discoverer )→ naish, martill and frey 2004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naish, martill and frey 2004

評價

巴西東北部的阿勒萊皮(araripe)盆地桑塔納(santana)早白堊世地層,發現了一種新的類,研究後命名為小坐骨龍(mirischia asymmetrica)。在此之前,該地區只有包括棘龍(spinosaurus)類和腔骨龍(coelophysis)類恐龍動物群。小坐骨龍標本保存很好,頭骨中有許多空洞。它與歐洲的美頜龍(compsognathus),亞洲的中華龍鳥(sinosauropteryx)非常相似。這為我們提供了小型的獸腳類在地域上的交流,可能沿着海岸線遷移等寶貴資料。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