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科氏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國科氏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圖鏈接來自 科技世界網 的圖片

美國科氏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國科氏工業集團股份、美國科氏工業集團以及科氏工業(/ˈkoʊk/,英語:Koch Industries, Inc.),於1940年由費列德·查爾斯·科赫加入一家當時名為「Wood River Oil and Refining Company」(木江煉油公司),由於1946年進行收購位於俄克拉何馬州杜勤的長島煉油廠,故又名為「長島煉油公司」。根據資料,現時科赫家族持有該公司84%股權。

發展歷史

科氏工業集團成立於1918年,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型企業,公司掌門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為科氏第二代,查爾斯·科赫(Charles.Koch)和大衛·科赫(David.Koch)。該公司在穆迪投資服務公司的資信評級是Aa1,標準普爾評級是AA+[1]

在世界最大的私有公司里,科氏的歷史算是短的了。嘉吉和科勒都擁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在短短六十多年中,不依靠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居然能夠擴張為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持股公司。

科氏企業集團的核心是石油與化工。1940年,科氏家族創始人興辦了一家煉油廠,從此開始了科氏的偉大旅程。科氏的成長得益於一系列的收購,而這些收購主要動用的是家族自己的資本,而不是資本市場的融資。為了保證科氏家族的控制地位,他們建立了科氏家族基金會,還興辦了自己的智庫。他們的政治上也非常活躍。

商品、特種聚酯纖維、聚合物及化學中間體的生產商KoSa公司,於1998年成為科氏工業集團的關聯公司。

科氏於1999年涉足中國市場,在中國唯一開設了辦事處的是科氏材料(中國)公司,主要業務領域為道路瀝青,已經在鄂州、廣州、鎮江、西安天津、三水和瀘州投資建立了7個瀝青產品有限公司,有近500名員工。科氏的一些其他領域的業務以代理商的形式進入中國。

2004年4月30日科氏工業集團的附屬公司從杜邦公司收購了英威達(前身為杜邦紡織與室內飾材),並將KoSa公司合併入英威達旗下。

2005年,科氏工業超越了嘉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持股公司。

2006年,科氏工業集團的總銷售額為1060億美元,超過了財富500強企業中的絕大多數。科氏沒有公布其利潤。整個企業集團擁有大約30000名員工,對於一家主要從事石油、化工、能源材料和採礦等重工業的公司而言,這樣的員工規模並不算大。此外,科氏還經營金融業和期貨交易。

2014年4月10日,科赫兄弟旗下的科氏工業集團(Koch Industries)與高盛私募股權部門發表聯合聲明稱,將從CVC Capital Partners手中收購歐洲印刷油墨生產商富林特集團(Flint)。

中國市場

已在中國投資建立了鄂州、廣州、鎮江、西安、天津、三水、瀘州和鄭州8個瀝青產品有限公司和北京瀝青技術研發中心。截止2003年,科氏為中國二十多個省、市和地區生產和供應了共計80餘萬噸的各種性能優異的瀝青產品,其中SBS改性瀝青達50萬噸,占中國近一半的市場份額。科氏材料(中國)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改性瀝青和乳化瀝青生產商

技術應用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條件複雜,道路情況多變。科氏公司在中國推出的KOCH Pavement Solutions®科氏路面解決方案,就是針對中國客戶的具體需求,對不同道路提供不同科氏產品技術,以達到路面更持久、更耐用的目的。科氏公司已成功地將Stylink®科氏聚合物改性瀝青、KOCH Micro-Surfacing科氏微表處系統、Strata®科氏反射裂縫應力吸收系統和NovaChip®超薄改性磨耗層系統及SHRP Superpave等新技術和新材料應用在中國道路上[2]

科氏中國今後還將繼續憑藉其強大的技術力量、成功的管理經驗和雄厚的資金實力,不斷推出適合中國公路特點的科氏路面解決方案,滿足中國用戶的要求。

視頻

美國科氏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視頻

科赫兄弟或「混搭式」支持民主黨

參考文獻

  1. 美國科氏工業集團(KOCH),科技世界網, 2015-5-14
  2. 科氏瀝青的中國之路,中國公路網,200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