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編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編磬是源於中國的一種打擊樂器,起源於魯,由石或做成「磬」,十六面「磬」編為一組[1]。除可演奏出具有十二正律(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的音色外,另有四個半音。據傳,春秋時代的孔子是制磬的高手。

簡介

編磬為古代樂器一種,用石或玉製作,十六面一組。它的音色,除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等十二正律外,又加四個半音,演奏打擊時,發出不同音響,清宮所藏玉編磬,是清乾隆時制,在重大典禮演奏中和韶樂時使用。

編磬是可以演奏旋律的打擊樂器,多用於宮廷雅樂或盛大祭典。

編磬就是把若干只排成一組,每磬發出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旋律。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在湖北的江陵和隨縣出土了大型編磬。湖北江陵紀南故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國都,1970年在這裡出土了一套25枚編磬。磬體用青色石灰石製成,上部作倨(gōu)句形,下作微弧形,表面都有較清晰的彩繪花紋和略顯凹凸的花紋。其中4枚繪有鳳鳥圖,色彩高雅,線條流暢。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編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兩層懸掛,上層十六枚,下層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隨時調用,這套編磬與編鐘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調高上進行合奏或同時轉調演奏。其音響效應「近之則鐘聲亮,遠之則磬音彰」。

1980年下半年,湖北省博物館武漢物理研究所合作,將這套2400多年前的戰國初期大型編磬複製出來,其發音與原編磬的標音銘文相符,低音渾厚洪高,高音明澈,音色優美而動聽,音域達三個八度,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多種樂曲。 

清代的編磬,主要用於皇帝與王公大臣慶典的「丹陛大樂」、宮中大型宴會的「中和清樂」和「丹陛清樂」。清乾隆年間製作的編磬,16枚為一套,大小相同,厚度有異,採用新疆和田碧玉,其形與特磬一致,只是體積較小,每次演奏時全套都要使用,隨樂曲旋律擊奏。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還用黃金製作了一套金編磬,和它一起使用的還有一套金編鐘[2]

視頻

編磬 相關視頻

走進博物館 體驗編磬的美妙旋律
民族打擊樂器:編磬《流水》

參考文獻

  1. 編磬是一種什麼樣的樂器?,七彩蝶國學,2015-12-04
  2. 古樂鑑賞古代打擊樂器——編磬,搜狐, 201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