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絲綢之路·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
![]() |
《綠色絲綢之路·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楊艷昭 等 著,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1]。
內容簡介
《綠色絲綢之路: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從土地資源供需平衡關係入手,建立了一套具有平衡態意義的土地資源承載力評價方法與技術體系;由國家、地區到絲路全域,定量分析了綠色絲綢之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土地資源供給能力和食物消費水平;從人糧平衡到人地平衡,從土地資源承載力、承載密度到承載狀態,系統揭示了絲綢之路共建國家土地資源承載力及其時序變化規律,並針對重點區域和國別提出土地資源承載力諧適策略和提升路徑,為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和前瞻性建議。
目錄
總序
序
前言
摘要
第1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3
1.1.1研究背景3
1.1.2研究目的4
1.2研究思路與技術方法5
1.2.1研究思路5
1.2.2技術方法7
1.3研究內容與研究框架9
1.4基本認識與主要結論10
第2章土地資源承載力研究綜述13
2.1承載力概念的起源與發展15
2.1.1基本概念的形成15
2.1.2研究領域的拓展23
2.2土地資源承載力研究進展28
2.2.1土地資源承載力的起源與進展28
2.2.2中國土地資源承載力研究進展29
第3章絲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與農業發展概況33
3.1人口規模與分布35
3.1.1人口規模36
3.1.2人口密度39
3.1.3城市化水平41
3.2國民生產總值與格局44
3.2.1GDP總量44
3.2.2人均GDP47
3.3農業發展50
3.3.1耕地資源稟賦50
3.3.2農業投入54
3.3.3農業增加值占比59
第4章絲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土地資源供給能力63
4.1數據來源與處理65
4.2植物[2]性食物供給65
4.2.1全域水平65
4.2.2分區尺度66
4.2.3國別格局70
4.3動物性食物供給74
4.3.1全域水平74
4.3.2分區尺度75
4.3.3國別格局77
4.4本章小結79
第5章絲路共建國家和地區食物消費與膳食熱量水平81
5.1數據來源與處理83
5.2絲路共建國家食物消費水平83
5.2.1全域水平83
5.2.2分區尺度85
5.2.3國別格局88
5.3絲路共建國家膳食熱量水平98
5.3.1全域水平98
5.3.2分區尺度99
5.3.3國別格局102
5.4本章小結107
第6章基於人糧平衡的絲路共建國家和地區耕地資源承載力111
6.1技術方法113
6.2全域水平114
6.3分區尺度115
6.4國別格局118
6.5本章小結124
第7章基於熱量平衡的絲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土地資源承載力127
7.1技術方法129
7.2全域水平130
7.3分區尺度132
7.4國別格局135
7.5本章小結142
第8章土地資源承載力的適應策略與提升路徑145
8.1基本結論與存在問題147
8.2適應策略與提升路徑152
8.2.1絲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土地資源適應策略整體方案152
8.2.2不同承載類型國家土地資源適應策略154
主要參考文獻159
參考文獻
- 移至 ↑ 公司簡介,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移至 ↑ 植物界的13種世界之最! (上),小紅書,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