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魯迅故居(文物保護單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紹興魯迅故居 |
中文名稱: 紹興魯迅故居 地理位置: 浙江省紹興市中心 開放時間: 早8:30-晚5:00 景點級別: AAAAA 著名景點: 魯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魯迅紀念館 所屬國家: 中國 |
紹興魯迅故居,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內東昌坊口新台門內。祖居約建於1810-1813年,原為魯迅家早年的住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經修繕,成立魯迅紀念館,1988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原為兩進,前面一進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間平房已被拆除。後面一進是五間二層樓房,東首樓下小堂前,是吃飯、會客之處,後半間是魯迅母親的房間,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祖母的臥室。西次間是魯迅誕生的房間。樓後隔一天井,是灶間和堆放雜物的三間平房。
魯迅的童年、少年時期在此度過,直至1899年出外求學。1910年至1912年,魯迅回鄉任教亦居於此。1912年至1919年間,魯迅也曾幾次回鄉在此住過。[1]
景區簡介
魯迅故居在浙江省紹興市東昌坊口19號(今魯迅路2闐號)周家新台門內,1988年1月13日公布。
魯迅故居所在的整個新台門約建於十九世紀初葉。故居原為兩進,前面一進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間平房已被拆除。後面一進是五間二層樓房,東首樓下小堂前,是吃飯、會客之處,後半間是魯迅母親的房間,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祖母的臥室。西次間是魯迅誕生的房間。樓後隔一天井,是灶間和堆放雜物的三間平房。魯迅的童年、少年時期在此度過,直至1899年出外求學。1910年至1912年,魯迅回鄉任教亦居於此。1912年至1919年間,魯迅也曾幾次回鄉在此住過。
魯迅故居後園是百草園,原是周家與附近住房共有的菜園,面積近2000平方米,童年時代的魯迅常在這裡玩耍、捕鳥。紹興東昌坊口11號(今魯迅路198號)是私塾三味書屋,12歲至17歲的魯迅在此讀書。 魯迅故居幾經修葺,恢得了舊貌。
主要景點
魯迅祖居
在新建的魯迅紀念館陳列大廳的東首,就是魯迅祖居——周家老台門,它坐北朝南,前臨東昌坊口,後通咸歡河,西接戴家台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老台門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牆,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體建築共分四進,第一進俗稱「台門斗」,儀門上方懸掛着一塊藍底金字的「翰林」匾。魯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間被欽點為翰林,這對周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個台門的儀門上都掛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張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額的兩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制水陸各鎮兼管兩浙鹽政楊昌浚為」和「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第二進為廳堂,俗稱「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動場所,以作喜慶、祝福和宴會賓客之用。廳堂正上方高懸一塊大匾「德壽堂」,兩旁柱子上有一副紅底黑字的楹聯:
品節詳明,德性堅定;
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第三進是香火堂前,是作祭祀祖宗和處理喪事的地方。儒家以孝為本,逢年過節堂上懸掛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設五事(火燭 .香爐之類),置祭品,五代以內的周家老少必進香磕頭,行大禮、盡孝道。
第四進為樓房,亦稱座樓,為居住之用。第一進至第四進的左右,均建有對稱的側廂、樓房,房與屋之間都有廊屋貫通,以避日曬雨淋。兩側天井點綴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整座周家老台門布局周密、嚴謹,極富紹興地方特色,遠遠望去,白牆烏瓦,黑白分明,富有韻味。
清朝乾隆十九年,周家七世祖周紹鵬購得紹興城內覆盆橋趙氏住宅,經過大規模的改建,成為頗具規模的台門宅院,這就是周家老台門,從此,覆盆橋周氏在老台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無名的《魯迅的家世》中記載:「覆盆橋房最有錢的時候,三個台門共有三千多畝田和幾爿當,」其實老台門和房的田產還不止這個數字,而且雖然經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衝擊,和房仍是十分富有。但和房到第十世時,沒有兒子,根據「小絕長頂」的族規,便向智房要了一個,承繼下去,這就是魯迅曾祖父的幼弟,以後被統稱為「十五老爺」的周以坶。在覆盆橋周氏中,惟獨和房單丁獨傳,因此資產集中,最為富有。因為和房曾經營商業,所以那一房又特別稱為「和記」。魯迅家雖與老台門的和房輩份相去甚遠,但血統卻是很近的。魯迅祖父周介孚出獄後,常到老台門找這位親胞叔談天。
一直以來,周家老台門為周氏族人居住,保存完好。建國後,老台門被國家收購,撥款加以修葺。先後曾為紹興圖書館、民俗博物館和文物管理處所用。現在老台門又恢復了舊日樣貌,裡面的陳列是以周家老台門的建築格局為基礎,周家鼎盛時期的面貌為背景,融合其他大戶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場面作實景布置,向遊客充分展示了清代紹興大戶人家的生活場景。
三味書屋
壽家台門是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壽鏡吾(1849-1930),名懷鑒,字鏡吾,是一個學問淵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厭惡功名,自考中秀才後便不再應試,終身以坐館授徒為業。魯迅稱讚他為「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壽家台門由壽鏡吾的祖父峰嵐公於嘉慶年間購置,總建築面積795平方米,前臨小河,架石橋以通,西有竹園,整幢建築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聞名中外的三味書屋就在壽家台門的東側廂房。
第一進,即台門斗,隱門上方懸掛着一塊「文魁」匾,此匾是為魯迅的塾師壽鏡吾的兄長壽子持所懸掛的,他在光緒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舉人,此匾用來光耀門楣,並表示着壽家人曾經出過舉人,是戶書香人家。
在第一進台門斗的西邊,穿過天井,有一小方竹園,竹園的北邊廂房我們現在把它布置成「三餘書屋」,「三餘書屋」是「三味書屋」的原名,「三餘書屋」的擺放仿照「三味書屋」,遊客可以在這仿真的書屋裡坐一坐,體驗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影。
第二進稱為大堂前,每逢祖宗忌日,紅白喜事,貴賓到來的聚會之地。額枋懸掛着「思仁堂」匾一塊。廳堂柱子掛一淺綠色木板刻制的對聯,聯云:「品節泰山喬嶽,襟懷流水行雲」。後邊金柱上掛着對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德行、言論的讚頌抱對一副:「道義嘉謨見風骨,箴言懿德澤桑梓。」
穿過天井,即第三進--座樓,這裡分別是小堂前、書房和壽鏡吾先生臥室的原狀陳列。
小堂前是用來接待親朋好友的地方。在退堂屏額上懸掛着一塊「重遊泮水」匾,這塊匾是壽鏡吾中秀才(入泮)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過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兒壽孝天送來祝賀的。魯迅對壽鏡吾先生充滿了真摯的愛戴和敬意,離開紹興之後,與壽鏡吾先生一直有書信往來。1906年魯迅曾回紹興,又去看望這位老師,給他講外面的所見所聞,當時壽鏡吾先生就是在這裡接待他的。
壽鏡吾先生的書房是典型的塾師之家的書房布置,設有《二十四史》專用書櫃、普通書櫃、文房用具等。房內額枋上懸掛着「三餘齋」匾,「三餘」取義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即董遇所說「為學當以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思是人們要利用一切空餘時間發奮學習。
在壽鏡吾先生的臥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櫃、箱櫃、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由於壽鏡吾先生教學很嚴謹,他每年只收八個學生,認為多收了教不過來,所以他的教學收入很有限,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臥室擺設超過了當時壽鏡吾先生實際的生活狀況,其實他過着更為儉樸、清苦的生活。
從第三進往東,就是壽家台門的東廂房,分南、北兩部分。南邊的廂房現陳列着介紹歷史文化名城紹興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縣學、越中書院和越中學塾」三大塊內容。北邊的廂房即為魯迅先生的讀書處——三味書屋。
魯迅在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道:「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着一塊扁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城內一所頗負盛名的私塾。魯迅 12 歲開始到這裡讀書,前後長達約五年的時間。
三味書屋約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懸掛着「三味書屋」匾額,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三味」的意思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額下掛着一幅《松鹿圖》,學生每天上學要先對着匾額和《松鹿圖》行禮,然後才開始讀書。兩邊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對:「至樂無聲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詩書」。書屋正中的木方桌和高背椅子是塾師的講台,兩旁的椅子供來客歇坐,邊上則為學生的座位。
魯迅的座位最初在書屋的南牆下,由於別人常進出後園,走來走去影響他學習,就要求老師更換位置,把座位移到東北角。魯迅使用的是一張兩抽屜的硬木書桌,桌面右邊有一個一寸見方的「早」字,是魯迅當年刻下的。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塾師的嚴厲批評,於是就刻下了這個「早」字,用以自勉。
魯迅的求知慾很強,他除了學習《四書》、《五經》、《唐詩》以及漢魏六朝辭文和其他一些古典文學作品之外,還找了許多課外書來讀,如《爾雅音圖》、《癸巳類稿》、《詩畫舫》、《紅樓夢》、《水滸傳》、《儒林外史》等等。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涯,使魯迅受益匪淺。魯迅在此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日後從事的文學創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三味書屋後面有一小園,南北不過兩丈,東西一丈多寬,後壁上掛有署名趙孟頫的「自怡」匾額一塊,在亭外粉牆上還有壽鏡吾之父壽雲巢親筆題寫的一首四言詩:「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珠璧春光,豈容輕失?彼伯興師,煞景太烈。願上綠章,飆霖屏絕。」園內有桂花樹、臘梅樹。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常和同學們來小園嬉戲玩耍,他們在這方小天地里抓蟋蟀,找蟬蛻,看螞蟻背蒼蠅等。
魯迅曾經說過:「孔孟的書我讀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與我毫不相干。」然而儘管如此,魯迅對三味書屋仍留下非常深刻的記憶,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對它作了生動細緻的描繪。
三味書屋距今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但保存十分完好。房子、桌椅、匾額、對聯等大多都是當年的原物。建國後,三味書屋主人的裔孫壽積明等將它慨贈給國家。三味書屋作為國家重點文物得到妥善的保護,並成為魯迅紀念館的一個重要開放場所。
百草園
魯迅曾經回憶說:「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它為新台門周氏族人所共有,占地面積近 2000 平方米。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後用來曬稻穀。童年魯迅經常和小夥伴們來到百草園中玩耍嬉戲,捉蟋蟀,玩斑蝥,採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烏。夏天在樹蔭下乘涼,冬天在雪地里捕鳥。關於百草園的詳細情狀,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
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他非常留戀這個屬於自己的樂園。他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魯迅紀念館
紹興魯迅紀念館始建於1973年。2003年初,為恢復魯迅故里的傳統風貌,與環境尺度不協調的陳列廳被拆除,恢復為周家新台門。
新建的紀念館位於魯迅故里東側,它東接魯迅祖居,西鄰周家新台門,北毗朱家台門,南臨東昌坊口,與壽家台門隔河相望。
魯迅紀念館總占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它以「老房子、新空間」的設計理念,使其與該地區傳統街巷肌理保持統一。紀念館外部為紹興台門建築形式,主入口採用紹興傳統竹絲台門。 紀念館環境幽雅,廣場及各出入口室外地面均採用紹興傳統的青石板地面。其中展廳和魯迅祖居毗連的綠化巷,栽竹疊石,花木扶疏,更是紹興的典型傳統天井庭園。還有一條水景系列,從序廳西側開始逶迤北上,在館址西北方形成開闊水面,加以填土移木,積石理水,配置紹興特有的廊橋、烏篷船舫等建築小品,營造出一派江南水鄉意境。陳列廳庭園植物以文化含義深厚的樟、松、蘭、梅為主,同時遵照魯迅《朝花夕拾》中記載,選栽棗樹、皂莢樹、桑椹、木蓮藤及覆盆子等物種,再現魯迅當年的環境氛圍。
紹興魯迅紀念館「魯迅生平事跡陳列廳」本身是一座富有紹興特色和時代特徵的現代化展館,造型簡潔平和,樸素無華,充分體現了魯迅精神的人文內涵。內部採用雕塑、不鏽鋼裝飾牆面,以現代化展示手段加強了紀念館建築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建築與水景縱橫交錯,室內外空間相互滲透,構成了一個充滿靈氣的具有紹興特色的現代展館。鑲嵌在陳列廳正面牆上的「紹興魯迅紀念館」七個大字為郭沫若所題。
陳列廳由序廳、南北主展廳、輔助展廳、名人文庫及休閒區等幾部分有機組成。
進入序廳,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大型青銅座像,坐在鮮花叢中的魯迅,表情自然,和藹可親,儀態從容,更多地表現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面貌。序廳兩側設有「水鄉紹興」、「越中名賢」大型浮雕,反映紹興悠久歷史、燦爛文化。邊上放置導遊觸摸屏等。序廳空間開敞亮堂,配置盆栽喬木,氛圍莊重樸實,體現魯迅先生的偉大和平和。
主展廳共兩層,分為南、北展廳兩個大空間形式,同時又與序廳緊密相連,空間貫通一體。
南展廳底層為第一部分:魯迅在紹興(1881—1897)。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的歷代越中先賢,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薰陶和影響。魯迅7歲啟蒙,12歲進三味書屋讀書。他不囿於《四書》、《五經》,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從野史、筆記、小說及各種民間文藝中吸取養料,努力掌握文化歷史知識。魯迅從小接觸農村,親近農民,這使他既了解了紹興的風土人情,又看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祖父的科場案發生,魯迅家從小康而跌入困頓的地步,使少年魯迅飽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心靈受到創傷。建築空間布置成魯迅當年的生活環境,使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南展廳二層為中庭式迴廊展場,主要展出魯迅在南京、日本、紹興、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等地的生平事跡。
第二部分:魯迅在南京、日本、紹興(1898—1912)。魯迅在南京求學,努力尋求新的知識,逐步形成「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的社會發展觀。東渡日本留學.他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積極參加反清革命活動。在事實的教訓面前,他改變醫學救國的初衷,認為主要是要改變國民的精神。於是毅然棄醫從文,以筆作為武器,投入了新的戰鬥。辛亥革命前夕,他從日本回國,先後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範學堂任教。一方面培養青年,一方面又積極投身於辛亥革命。
第三部分:魯迅在北京、廈門、廣州](1912—1927)。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魯迅站在時代的前列,寫下了許多戰鬥檄文,猛烈抨擊舊思想、舊文化和舊道德,並同帝國主義、新舊軍閥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在大革命的高潮中,魯迅離開北洋軍閥盤踞的北京,先後到廈門、廣州,一邊從事教學、文學創作,一邊投入新的戰鬥。他在廣東經受了腥風血雨的考驗,在事實面前嚴厲解剖自己的思想,糾正了過去只信進化論的「偏頗」。
第四部分:在上海(1927—1936)。魯迅到上海定居,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光輝的十年。他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器,團結廣大進步文化人士,向敵人衝鋒陷陣,粉碎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成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與共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以「竊火者」自喻,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北展廳二樓為第五部分:民族魂。魯迅逝世後,舉國哀悼,人們喻之為「民族魂」。人們紀念他,學習他。建國後,北京、上海、廣州和紹興等地相繼建立魯迅博物館(紀念館),《魯迅全集》多次再版。魯迅著作被翻譯成英、法、德、日、俄等50餘種文字,遠播世界各國。北二樓建築環境明朗,建築空間寬敞,再現魯迅先生民族魂的偉大氣概,給參觀者無限的振奮和沉思。
展覽通過大量的實物、手稿、照片、書信、圖表、模型等展品,採用現代化展示手段,如多媒體觸摸屏、三維立體成像及魯迅與閏土、魯迅與藤野等仿真人物蠟像,生動地再現了魯迅一生的光輝業績,既有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紹興地方特色,反映了紹興鄉土文化對魯迅的薰陶和早期家庭變故對魯迅的影響,同時又有魯迅在上海十年韌性戰鬥的重點,真實形象地再現了魯迅的光輝業績及其思想發展的歷程。
輔助展廳單獨設在主展廳西側,與主展廳隔水相望。通過一條明亮的玻璃廊橋,與主展廳有機結合。輔助展廳東側臨水設有玻璃通廊和弧形挑台。在參觀中不僅將庭園水景盡收眼底,而且在主展廳與輔助展廳之間通過透亮的玻璃牆面,構成相互滲透相互烘托的活躍人文景觀。
名人文庫採用藏書室形式,設在東側,面對封閉式綠化庭院,環境幽靜,是學者、公眾進行資料收集、學術研究的好場所。
北展廳底層為休閒區,設有休閒茶座、三味書店及休息觀景平台。觀眾可在此休閒購物,欣賞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