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紹興市考古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紹興市考古學會成立於1991年10月25日,位於中興南路186號,組織考古學術研究,普及文物考古知識[1]

相關資訊

紹興引進4名考古專家 將向國家文物局申報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質

3名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考古專家日前又「花落」紹興。至此,紹興已引進4名考古專家。紹興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具備申報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質。

昨天上午,記者在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採訪,見到了剛落戶紹興的考古專家們正在整理、研究王陽明故居遺址的瓷器。

41歲的考古專家羅鵬來紹興前是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考古中心)副主任。研究的方向是歷史時期考古、宋元明清考古,重點研究越窯青瓷。「紹興地下文物豐富,上虞是越窯青瓷重要分布區,也是青瓷之源,我需要對紹興有更深的了解。看到紹興向全國招聘考古人才,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來到紹興,我相信紹興能給我事業上更大的空間。」羅鵬說。

41歲的考古專家羅鵬來紹興前是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考古中心)副主任。研究的方向是歷史時期考古、宋元明清考古,重點研究越窯青瓷。「紹興地下文物豐富,上虞是越窯青瓷重要分布區,也是青瓷之源,我需要對紹興有更深的了解。看到紹興向全國招聘考古人才,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來到紹興,我相信紹興能給我事業上更大的空間。」羅鵬說。

考古專家王仁芳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這次他和愛人張瑞芳一起落戶紹興。「此前,我們沒來過紹興,這次在與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對接中,我看到了政府對考古人才的重視和求賢若渴的誠心。紹興是全國首個將考古領隊作為特殊人才向全國公選的城市,體現了對考古人才的重視。前期紹興引進的李龍彬所長,在行業內有着很大的影響力。我深感紹興人才環境好,人才都能有用武之地,因此與愛人一起落戶紹興。」王仁芳說。

和王仁芳一樣,在湖北襄陽市博物館擔任藏品保管部主任的考古專家梁超和愛人沒來過紹興,這次也將終身「託付」給紹興。

歷史文化名城紹興被人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但因考古專業人才匱乏、基礎設施配套滯後等歷史原因,不具備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質,致許多考古科研項目不能主動開展,紹興文物考古事業步子邁不開,這成為「文物之邦」的一大憾事。今年2月,紹興引進首位考古專家——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長李龍彬研究館員,李龍彬為吉林大學考古學博士研究生[2],是遼寧第十一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本報對此報道後,在全國考古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今年紹興一下子引進4名高級職稱考古人才,都有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資格,使紹興文物考古事業有質的飛躍。紹興現已具備申請團體考古發掘資質,紹興正推進配套設施,計劃向國家文物局申報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質。」紹興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龍彬說。李龍彬告訴記者,8月份,還有4名文物考古專業畢業生來紹興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其中兩名是文物考古研究生。

近年來,紹興嵊州小黃山遺址、印山越國王陵、蘭若寺南宋大墓、宋六陵陵園遺址及王陽明故居遺址等重大考古發現,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轟動。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何俊傑說:「紹興亟需對禹舜文化遺存、小黃山文化遺存、越國文化遺存、南宋文化遺存等進行探索、考古,用歷史遺存來印證紹興文化在全國的地位。最近兩年,紹興先後有3個考古項目入選浙江省十大考古發現。考古專家王仁芳、梁超沒來過一次紹興,他們緣何一到紹興就『相托終身』?那是因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考古人才,將考古發掘當成文化源頭工程,築巢引鳳,向全國招募考古人才。考古人才來紹興,既有做事的內容和平台,又有做事的良好環境。引進的李龍彬已擔任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新引進的人才也將有各自施展身手的舞台,考古人才來到紹興後都會有大顯身手的用武之地。」

視頻

紹興市考古學會 相關視頻

百年中國考古學的成就與反思 第五節 文化考古
考古學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