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瓷 [1]

青瓷燒制技術源遠流長,浙江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鐵不純,還原氣氛不充足,色調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自商周時期原始青瓷到東漢以來的成熟青瓷晉代的「縹瓷」,唐越窯的「秘色瓷」,直到龍泉青瓷已有將近三、四千年的歷史。

早在商周時期就是原始瓷器誕生地及中心產地,至戰國時期原始瓷燒造達到了當時最高的工藝水準,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火燒山和亭子橋原始瓷窯址正是這段輝煌歷史的重要見證。

火燒山窯址地層豐富,持續時間長,可以建立自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更詳細的年代序列,充分證明了以德清所在地的東苕溪流域在中國瓷器起源研究中的特色重要地位,譽之為「瓷之源」可謂實至名歸;火燒山、亭子橋窯址發掘了中國目前最早的原始瓷龍窯遺跡及大量形式多樣的窯具,對於探索中國早期青瓷的燒造技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豐富了對西周戰國時期窯業生產技術的認識。[1]

南方青瓷文明

早期江南太湖流域的文化影響力,以浙江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最為核心。先秦原始瓷的生產以東苕溪流域為主,東苕溪位於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之西緣,連通太湖錢塘江諸水系,浙江的文化脈絡便沿著這條母親河漸次鋪陳開來。包括東西苕溪在內的「苕水」流域集中了浙江90%以上的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新石器時代有馬家浜、崧澤、良渚、錢山漾等清晰、完整而輝煌的史前文化發展序列;進入馬橋文化時期,有保存完好的下菰城等大型城址,還有一系列密集的大規模遺址、窯址以及墓葬群等。這一核心區域連同周邊的江蘇江西安徽等地,共同構成了一個不同於北方的文明體系,這就是青瓷文明區。

在公元前2400年前後太陽輻射的改變導致亞洲歷時約五百年的氣候異常,災變導致各文化勢力的突變,此期即龍山文化肇始階段,也是良渚文明中心的崩潰時段。在馬橋文化繼良渚之後開始政治經濟的復甦,古越民族的原始青瓷在馬橋文化開始出現。南方平和的生存環境使青瓷文明區帶著明快軒豁的文化氣質,早期原始瓷是越民族不可或缺的高等級顯赫物品,它線條雄健、裝飾深沉,表達出南方親和淡定的柔韌清雅風格。從此青瓷禮器成為南方文明區域最重要的物質載體,開始了與中原文明的互動。

中原夏代的青銅文明區域集中在河南,這股文化力量的主要影響範圍還遠未能達到太湖流域。在二里頭有零星發現越地生產的印紋硬陶殘片,說明兩個文明在夏代已有了交流。商代青銅文明擴張至長江中游,原始瓷集中在鄭州商城和殷墟的高等級墓葬與都城遺址之中。西周王朝對越民族的文獻記載均在成王年間,說明「於越」在西周早期成為與中原有交往的周邊族群之一。目前在中原高等級墓葬和都城遺址中,頻仍發現西周早期的原始瓷器物,「豆」型器占絕對多數。

中原的青銅文明在周穆王后期的全面政治改革下保持了百餘年的輝煌,但從周昭王「南征不復」之後開始從南方收縮,這使青瓷文明區域保持著更加相對獨立的文化。到了西周晚期,德清地區原始瓷窯址群產品中,禮器類產品出現大型化趨勢,並且產量大幅度提升,參加祭祀儀式或宴饗活動的群體在擴大,數量在增多,這正是古越民族文化擴張的時代印記。

高端原始瓷和印紋硬陶產業一直是青瓷文明最主要手工產業,從西周中後期開始向周邊文化族群進一步擴散,產品延續良渚文化的擴散區域廣泛分布,文化影響區域從浙江及其周邊地區擴散到更遠的湖北湖南福建南部、廣東等地,于越民族在南方影響範圍明顯在急速擴大,進入青瓷文明的鼎盛期。

春秋以來北方青銅文明的德禮秩序觀念,淡化了各民族間的血緣及宗教差異,周邊群體在接受中原德禮文化的同時,漸次給本民族嫁接一個華夏的祖先,血統不再成為進入華夏的障礙,唯有政治觀念與文化習俗需要緩慢的認同。戰國早期的于越民族,正是在這種觀念支持下,開始對原始瓷禮器的全面改革,參照中原青銅文化的禮制規範,完成本民族原始瓷禮器的製作與使用,同時直線延接民族祖先譜繫到夏祖大禹」,讓越族擁有了與華夏共同的血統,南北方文明進入迅速融合期。戰國原始瓷開始了與同期青銅禮器的全面接軌,以南方文化的浪漫圓通融匯入青銅的凝重,由簡潔至極的曲線出勾勒出泥胎的厚重端麗,原始瓷與同期青銅禮器在外形上趨於一致。

當北方的青銅文明將文字傳達的經典供奉於政治廟堂時,南方的青瓷文明區只能通過非文字的儀式、技術等,歸納描述自身的文化習俗。于越民族對青銅器的接受始終限於兵器、工具等小型實用器,直至戰國時期越國的消亡,在高等級越墓中始終未出現青銅禮樂器隨葬品,說明青銅禮器始終不允許參與到與祖先神靈的溝通之中,唯原始瓷才是于越族承認的最重要禮器。對原始瓷禮器地位的堅守,表達著古越民族始終擁有文化上的自信。

中國傳統的思想本原認為人和萬物生就以善為本,在儒家思想中以理性主宰著生命,「仁」是在本無所謂情感、意義的世界中,積極地、堅韌地培育、塑建富有情感與意義的人生。這種善、仁的平和溫良,成為南北方文化共同遵循的內心品格,也與南方青瓷文明習俗中的清和、堅韌內涵相疊合。到戰國後期「越為禹後」已經由傳說成為共識,華夏文明正是通過強調於更邊緣的異族在文化與族群上的異質性,來實現我群的凝聚,越民族便在這種相激相盪的文化認同中,逐漸消散融合為華夏的組成部分。[2]


青瓷與青花瓷分別

青瓷青花瓷,千萬不要以為差了一個字,就沒什麼。一旦你說我要青瓷,給你看的絕對和青花瓷不一樣嘍。

青瓷,簡單說就是上了青色釉的瓷器,興起於宋代,最著名的要說是浙江龍泉青瓷了。這麼一說是不是就明白了。

青花瓷,江西景德鎮的代表,青花瓷屬於釉下彩瓷。由於青花瓷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時期,所以也最為出名。

青瓷

青瓷是釉色為青色,青花瓷是以青色色料在胎體上繪製圖案在罩上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

青花瓷

青花瓷以胎體圖案為美,青瓷大多以釉色的成色和均勻程度來判定瓷器的品態。[3]

宋元明影青瓷特點

影青瓷整體特點是胎骨潔白,釉質細薄晶瑩潤澤,質感如白玉,胎體極薄,器上的暗雕花紋內外都可以映見,在花紋邊上,顯出一點淡青色暗影,其餘幾乎都是白色。白釉和淡青釉交相輝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北宋影青磁器的底部較高,南宋次之,元朝則很矮,以至靠近平底。

影青瓷

宋代

影青瓷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麗潔,胎質堅緻膩白,色澤溫潤如玉,所以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

北宋

北宋時期的影青瓷釉面多光素無紋,正燒和覆燒都有,至中期以後,出現刻花、篦點、篦劃和印花裝飾,也有少數貼塑。宋影青瓷中尤其是湖田窯湘湖窯產品在其底足的露胎之處,在白胎中間應有焦狀像傷疤樣的鐵質析出,這是宋代影青瓷的重要特徵,是鑑別依據之一。

南宋

影青瓷則盛行印花,盤碗多覆燒,紋飾題材、布局方法明顯受定窯影響。

元代

影青瓷由於戰亂影響,而且時間短,所以影青瓷工藝粗糙,而且器形笨拙,不如宋影青瓷器精細靈巧。在燒制方法上只有少數採用覆燒,大部分恢復正燒,所以,器物一般口部有釉,而足部無釉。造型基本沿襲宋代,但盤碗底足大多為很淺的圈足,有的甚至淺近平底。元代影青在瓷器紋飾上又歸於簡潔,印花減少,一般都為刻花和劃花,很多器物又都是光素無花,少數器皿出現紅褐色裝飾點。

明代

影青瓷的釉色也是仿製北宋的影青瓷工藝,但由於胎中所含的玻璃成分較多,故透光性比宋代影青更好一些。但是明代影青瓷的釉層比宋影青肥潤,釉內積聚的氣泡較宋影青大且多。明代景德鎮的影青瓷不是主要品種,數量較少,故而珍貴。[4]

明代影青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