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內斯·延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約翰內斯·漢斯·丹尼爾·延森(德語:Johannes Hans Daniel Jensen,1907年6月25日-1973年2月11日),德國物理學家,因提出原子核殼層模型而與瑪麗亞·格佩特-梅耶共同獲得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獎金1/2[1][2]。
簡介
漢斯.丹尼爾.簡森1907年6月25日生於德國漢堡,父親是一位園藝工人.詹森從小就喜歡讀書,學習刻苦,好獨立思考問題.早在中學時期,自然科學就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尤其是物理學更使他着迷.1923年,年僅16歲的詹森失去了父親,這給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他並沒有中斷學業,而是更加勤奮刻苦.詹森之所以能繼續讀書,得益於他的老師的幫助,這位老師很早就看出了他的才能,為他在奧伯納理科中學(Oberrealschule)取得了獎學金.1926年,他以優異成績通過了高中畢業考試,並進入大學.詹森於1926年至1931年間先後在弗萊堡大學和漢堡大學攻讀物理、數學、物理化學和哲學.在校期間,他深受著名物理學家倫琴(W.K.Rontgen,1845~1923)著作的影響,使他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立志獻身於這門學科.1932年他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並留在漢堡大學工作,擔任該校理論物理研究所助教。
1941年他受聘在漢諾威工學院擔任臨時教授,戰後成為該校理論物理學教授。1949年他成為海德堡大學教授。同年他在海德堡創建了理論物理研究所,並成為新的核殼層模型理論的提出者之一.1955年他與邁耶夫人合寫了5核殼層結構基本理論6這一著作。
詹森曾歷任海德堡科學院院士,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通訊會員.他還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伯克利加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印第安納大學、明尼蘇達大學以及拉約里加州大學等多所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客座教授。
從1955年開始,詹森還兼任德國學術刊物5物理雜誌6的副主編.詹森終生未婚,1973年2月11日逝世於德國海德堡。[3]
成就
延森的早期研究,包括他的博士論文,專注於對電子層的統計學托馬斯-費米模型的完善,對其作了重要的改進。年代末他開始研究原子核,1939年他已經在實驗分析中,提出了原子核殼層結構模型的概念,但這一模型並未受到重視,因為玻爾在1936年提出的液滴模型已經能夠很好地描述原子核反應,使得延森提出的原子核內軌道的概念似乎沒有意義。
此後,原子核殼層結構模型的繼續發展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停滯不前,直到1940年代末延森才又重新致力於這一課題。1948年,延森在假設有強自旋軌道耦合(原子內電子的角動量與電子自旋的相互作用)的情況下,成功地解釋了幻數的存在,提出幻數的存在反映了原子核具有殼層結構。幻數對原子核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當原子核中存在幻數時,核子充滿了某個能級,沒有核子向更高的能級躍遷,因此這些原子核相當穩定。 與此同時,美國的瑪麗亞·格佩特-梅耶在恩里科·費米提出了強自旋軌道耦合的可能性後,也得出了與延森相一致的結論。延森與格佩特-梅耶因此開始頻繁地交流,最終得出了對原子核幾乎完整的特性描述。1955年他們兩人在合著的《ElementaryTheoryofNuclearShellStructure》(原子核殼層結構的基礎理論)一書中詳細解釋了原子核的殼層結構模型,藉此成就,他們一同被授予196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獲獎的還有發現基本粒子對稱性原理的E·P·維格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