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胸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胸鶲
Red-breasted Flycatcher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Macro Monster拍攝

基本資料

學名     Ficedula parva

目/科/屬  雀形/鶲/姬鶲

遷徏狀態   冬候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11-13cm/8-14g

別名:紅胸姬鶲,雌雄略異。虹膜黑褐色。嘴黑、下嘴基肉黃色。腳黑色。

  • 雄鳥繁殖羽:
  1. 喉橙紅色會延伸至上胸,頭、臉頰至胸側鉛灰,有白眼圈。
  2. 體背較暖褐色。胸、腹灰白略帶黃褐。
  3. 尾下覆羽白色。尾羽近黑,外側尾羽基部白。
  4. 尾上覆羽黑色較淺,比尾羽稍淡或同色。
  5. 年輕雄鳥喉橙紅色範圍較小,僅至喉部,易與紅喉鶲雄鳥混淆。
  • 雌鳥喉偏白,頭、臉無灰色。胸及脇淡黃褐色。
  • 1齡冬羽大覆羽有淡色翼帶,三級飛羽具淡色羽緣。

棲地&習性

平原及山區溪流旁開闊落葉樹林及林緣地帶。森林和林地的品種,主要是落葉喬木,尤其是山毛櫸。

通常是單獨活動。

主食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特別是甲蟲(鞘翅目)和蜘蛛(Araneae),還吃蜻蜓豆娘[1]

繁殖

5月中旬在歐洲C&E以及6月下旬在前蘇聯結束。通常單親。一夫一妻制。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發出悠揚,共鳴和響亮,連續「trrr...」。

外觀相似性

紅喉鶲羽色較冷灰色調。上、下嘴均黑,尾上覆羽黑色較深,比尾羽還黑。雄鳥橙紅色範圍較小,僅止於喉部,下緣鉛灰。

分佈

C,E和SE歐洲(來自C芬蘭,SE瑞典,N德國奧地利克羅地亞和N希臘)E到烏拉爾,西北哈薩克斯坦,N土耳其高加索和N伊朗;非育種,主要是巴基斯坦和N,W&C印度,在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本地。[2]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Red-breasted Flycatcher (Ficedula parva)
紅胸鶲叫聲, Red-breasted Flycatcher calls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