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胸啄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胸啄花 |
---|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Dicaeum ignipectum 目/科/屬 雀形/啄花/啄花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普遍 體長/體重 約9cm/4-8g |
紅胸啄花,雌雄相異。虹膜暗褐色。嘴鉛黑略下彎、雌鳥下嘴基色較淡。腳黑色。
臺灣特有亞種formosum
- 雄鳥:
- 喉至上胸橙紅色,故名。
- 頭及體背深藍、具金屬光澤。
- 臉、翼及尾羽色澤較黑。
- 胸以下淡皮黃,胸、腹中央有1條藍黑色粗縱帶。
- 雌鳥似緣啄花,但頭及體背略沾藍色,尤以肩部較明顯。腹面較黃,脇略帶藍色。
- 亞成鳥:羽色黯淡,嘴基橙紅,體上藍色較少或無。
棲地&習性
中海拔山地森林原始闊葉樹林,丘陵森林或溪邊樹叢,亞熱帶常綠和落葉櫟(Quercus)森林,秋冬季降遷於海拔較溫暖樹林。
性活潑。常三、五隻成群和小型鳥混群活動。
喜食寄生植物漿果,排便時因果實具黏性,常可見以尾摩擦樹枝動作。
繁殖期
印度3月開始,尼泊爾5月起,緬甸2月-4月至6月,目前仍無台灣的繁殖記錄。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發出短促較高「 搭-搭-搭」叫聲。繁殖期雄鳥發出尖銳金屬音「 zeeep」或「 bzeeep」。
外觀相似性
紅胸啄花鳥雌鳥嘴較粗短,體背略帶藍,腹面較黃。分佈較高海拔。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D. i. ignipectus (Blyth, 1843) – 喜馬拉雅山脈,從克什米爾E到印度東北(阿魯納恰爾邦,阿薩姆邦到米佐山),孟加拉國東南部和中國西南地區(從陝西和河南到西藏南部,雲南,海南,廣東和福建)S到達緬甸,N泰國,老撾,越南(C Annam和Cochinchina除外)和E柬埔寨(Phumi Dak地區)。
- D. i. formosum Ogilvie-Grant, 1912 – 台灣。
- D. i. dolichorhynchum Deignan, 1938 – 馬來半島。[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fire breasted flowerpecke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