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筠州學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筠州學記》是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作品之一。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稱「南豐先生」。

原文

周衰,先王之跡熄。至漢,六藝出於秦火之餘,士學於百家之後。言道德者,矜高遠而遺世用;語政理者,務卑近而非師古。當是時,能明先王之道者,揚雄而已。而雄之書,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於其時者,皆勇於自立,無苟簡之心,其取與、進退、去就,必度於禮義

自此至於魏、晉以來,其風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於今,士乃有特起於千載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後之學者。世雖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習其說者,論道德之旨,而知應務之非近;議政理之體,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亂於百家,不蔽於傳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漢之士所不能及。

然能尊而守之者則未必眾也故樂易惇樸之俗微而詭欺薄惡之習勝其於貧富貴賤之地則養廉遠恥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於漢也。夫所聞或淺,而其義甚高;所知有餘,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漢之士,察舉於鄉間,故不得不篤於自修;今之士選用於文章,故不得不篤於所學。至於循習之深,則得於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觀之,則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豈非信歟!令漢與今有教化開導之方,有庠序養成之法,則士於學行,豈有彼此之偏,先後之過乎?夫《大學》之道,將欲誠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國家天下,而必本於先致其知,則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難至也。以今之士,於人所難至者既幾矣,則上之施化,莫易於斯時,顧所以導之如何爾。

筠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絕。當慶曆之初,詔天下立學,而獨筠不能應詔,州之士以為病。至治平三年,蓋二十有三年矣,始告於知州事、尚書都官郎中董君儀。董君乃與通判州事、國子博士鄭君蒨,相州之東南,得亢爽之地,築宮於其上。經始於其春,而落成於八月之望。既而來學者常數十百人。二君乃以書走京師,請記於予。

予謂二君之於政,可謂知所務矣。使筠之士,相與升降乎其中,講先王之遺文,以致其知。其賢者超然自信而獨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則是宮之作,非獨使夫來者玩思於空言,以干世取祿而已。故為之著予之所聞者以為記,而使歸刻焉。

譯文

周王朝日漸衰微,先王們的遺存也就消亡了。到了漢代,六藝經傳從秦朝焚書的餘燼中復出,讀書人於是可以跟着百家繼續學習。談道論德的人,自誇德行崇高遠大而忘了為世所用;議論為政之道的人,力求卑下淺近而不去學習古人。在那個時候,能夠通曉先王之道的人,只有楊雄而已。但是楊雄的文章,世人不知道它好在什麼地方。然而出現在那個時代的讀書人,他們都在保持自我操守上很着力,沒有草率簡略的思想,他們對於物質上的索取與給予,官位上的提拔或廢退,道義上的取捨,一定會從禮義方面來考慮。

從那時候到魏晉以來,社會風氣低劣人才匱乏已經很久了。而到了當世,才有讀書人從千年之外的典籍開始專研,闡明先王之道,來讓後學之子覺悟。世人雖然不能全部了解那些的思想,但是卻常常喜歡它。所以學習那些道理的人,論及道德的主旨,知道應該不在近代追求它:議論政事治事理的規矩,知道效法古人不是繞遠的。他們不被百家之言所擾亂,不被經傳上的解釋所蒙蔽。他們像這樣的博學,這是漢代的讀書人所不能比的。

然而能尊重而奉行的,就未必有那麼多人了。所以像《樂》、《易》那樣淳厚的風氣已經衰微了,那種詭異欺騙淺薄醜陋的風習占了優勢。他們不論處在貧富、貴賤的地位,培養廉潔、遠離恥辱的心意就少,而苟且相合求得的行為就多。這習俗教化的美德,之所以趕不上漢代。(漢代的讀書人)見聞有時很淺薄,但是他們的道義很高;見聞很淵博,但是他們的操守卻不夠,這是什麼緣故呢?緣於漢代的讀書人是從鄉里被推舉的,所以不能不專注於自我修養。現今是用文章來選用的,所以不能不專注於學習。至於那些學習深入的,理解到了內心深處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哪種境界。從這個現象看,那麼朝廷喜歡的東西,朝野的人一定比之更厲害啊。難道不是真的嗎?如果使漢代和今天都有教化開導的方法,都有學校培養成才的方法,那麼讀書人在學問品行方面,難道有彼此之間的偏差,先後的過失嗎?《大學》中的道理,將想用誠意、正心、修身,來達到治理國家天下,而必定要先求得知識,那麼有知識的人,本來就是為善的開端,而一般人們所難於達到的。今天的讀書人,對於一般人所難於達到的知識境界,已經相差不遠了。那麼,在上位的人施行教化,沒有比這時更容易的,看你所用來引導的辦法怎樣了。

筠州也算是個州,在大江之西,地理偏僻與世隔絕。在慶曆初年,天子下詔設立學校,但是只有筠州不能呼應詔令,筠州的讀書人認為是個弊端。到治平三年,大概有二十三,才有人報告知州事、尚書都官郎中董君儀。董君就和通判州事、國子博士鄭君蒨察看州的東南,發現一塊地勢高曠之地,在上面建造了學舍。在治平三年的春天開始經營,而在八月十五日落成。不久來學習的人常有數十到數百人。兩位賢君就帶着報呈的文書去了京城,並囑咐我寫篇記。

我認為兩位賢君對筠州的政事,真的是有所追求的。使筠州的讀書人相互出入在學宮中,講述先王的遺文,以求得知識。他們中有賢德的人能夠超然自信而獨立於世,那些中等資質的人得以自勉以等待上一位次的教育。那麼這個學宮的興造,不獨使來學習的人品味思索一些空洞不實的言詞,來求取祿位罷了。所以替他們寫上我的見聞而成了這篇記,等他們回來之後刻石記錄這件盛事吧。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2]後,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四年,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唐論》是代表作,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著名有《墨池記》、《越州趙公救災記》、《寄歐陽舍人書》和《福州上執政書》。曾鞏也擅長寫詩,有四百餘首傳世。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

散文成就

曾鞏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骨幹。接受了歐陽修在古文創作上的主張,他在古文理論方面主張先道後文,文道結合,主張「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風以「古雅、平正、沖和」見稱。其文風則源於六經又集司馬遷韓愈兩家之長,古雅本正,溫厚典雅,章法嚴謹,長於說理,為時人及後輩所師範。曾鞏為文,自然淳樸,而不甚講究文采。堂該校點,詩賦文21卷。

曾鞏文章的特色體現有長於記敘、不多寫景,例如《醒心亭記》、《游山記》等。但也有極刻畫之工,如《道山亭記》。《墨池記》和《越州趙公救災記》熔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深刻有力,通情達理。他的書、序和銘也是很好的散文。當西崑體盛行時,他和歐陽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風,專趨平易自然。

他的議論性散文特點是:剖析微言,闡明疑義,卓然自立,分析辨難,不露鋒芒。《唐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戰國策目錄序》論辯人理,氣勢磅礴,極為時人所推崇。

他的記敘性散文特點是:記事翔實而有情致,論理切題而又生動。《寄歐陽舍人書》和《上福州執政書》歷來被譽為書簡範文。敘事委婉深沉,語言簡潔凝練,結構十分嚴謹。

視頻

筠州學記 相關視頻

新興筠州小鎮園林
紀念唐宋八大之一曾鞏動漫故事 秋雨名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