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五章 觀世音遣將捉猴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观世音遣将捉猴王==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接上回:暫不說天兵天將把個花果山圍得水泄不通,伺機再戰。卻說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與大徒弟惠岸來見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問道:「蟠桃盛會如何?」不提蟠桃盛會還罷,一問便使玉帝氣上心來,說:「每年盛會,喜喜歡歡,今年被那妖猴作亂,甚是掃興。」菩薩問:「這妖猴是哪裡來的?」玉帝說:「妖猴是東勝抻洲傲來國花果山的石頭裡化生的。他出生時目射金光,開始還不介意,誰知繼而成精,降龍伏虎,好生厲害。聽得東海龍王報告,宣他上界,封為弼馬溫,那廝嫌官小,反了天宮。後又招安,就封他做了『齊天大聖』,只是有職無權,有官無祿,他因無事可做,整天東遊西逛。朕怕他無事生非,命他管理蟠桃園。他又不守法紀,將老樹上的大桃全部偷吃。此次蟠桃盛會,因他是無祿之人,不曾請他,他就設計賺哄赤腳大仙,變成他的相貌入會,將仙餚仙酒全偷吃光了,又偷了老君金丹,還偷了御酒若干,與花果山眾猴享樂。聯為此煩惱,調遣十萬天兵,布下天羅地網收伏。已經去了一日不知勝負如何。」觀世音菩薩聽後,忙命惠岸前去助戰。 這惠岸原是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多年來跟隨南海觀音菩薩修行。他下界來到花果山,見到李天王,要求助戰。李天王說:「我的孩子,你隨菩薩修行多年,想必有此神通,但要小心。」 二太子雙手掄着鐵棍,跳出轅門,高叫:「哪個是齊天大聖?」只見大聖手握金箍棒,應聲道:「老孫便是,你是何人,敢來問我?」太子說:「我就是李天王的第二太子木叉,今在觀世音菩薩寶座前修行,法名惠岸也!」大聖說:「你不在南海修行,卻來此地幹什麼?」木叉道:「我特來拿你!」大聖說:「你敢說這樣的大話,且休走,吃俺老孫一棒!」木叉全然不怕,使鐵棒相迎。只見他兩個立在那半山中,一場好鬥。這大聖與惠岸戰了五六十回合,惠岸招架不住了,敗陣而走。 惠岸上天向玉帝菩薩稟報:「我父王昨日與那猴王戰了一場,只捉了些虎豹狼蟲之類,一個猴精也未捉到。弟子去後與那妖猴鬥了五六十回合也不能取勝,敗走回營。」玉帝聽了,心中惱怒,只見菩薩合掌啟奏:「陛下寬心,貧僧推舉一神,可擒拿此猴。」玉帝忙問:「所舉何神?」菩薩道:「乃陛下令甥二郎真君。請陛下降一道調兵旨意,有他助力,便可抓住妖猴。」玉帝即派鬼王領旨前往,見二郎神後說:「玉帝旨意:花果山妖猴齊天大聖作亂,因在天界偷桃偷酒偷丹,攪亂蟠桃大會,曾派十萬天兵,十八架天羅地網圍山收伏,未能得勝。今特調賢甥同義兄弟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定有高升重賞。」二郎神大喜道:「天使請回,吾就去拔刀相助也。」

作者簡介

吳承恩的《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年僅25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隻身到天竺(印度)遊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他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貞觀十九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他這次西天取經,前後十九年,行程幾萬里,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西遊記》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1]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