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WWI WESTERN FRONT)是指1914年戰爭爆發後,德國入侵比利時與盧森堡後所開闢的戰區,前者迅速占領了法國大片的重要工業地區,但戰爭形勢因為馬恩河戰役[1]而有了戲劇性地改變,雙方沿着法國邊境自北海至瑞士挖了一連串的壕溝實行陣地戰,整條戰線在戰爭大部分時間都未有明顯的變動。在1915年至1917年期間,雙方沿着此戰線發動了一些大型攻勢,其以大規模火炮的炮擊與步兵進行攻擊,然而在結合壕溝、機槍巢、鐵絲網和火炮的防禦工事下造成進攻方巨大的人員傷亡,而防禦者則發動反攻;因此,雙方的進攻皆無明顯的成果。為了打破僵局,雙方研發了新型的軍事科技與戰術,包括毒氣、噴火器、飛機和坦克等新型兵器陸續投入使用,但僅讓戰線有了小幅的改變。
儘管此戰區大部分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卻被證明對於戰爭的結果具有決定性,協約國軍隊於1918年時已擁有同盟國無法阻擋的軍事力量,令德軍指揮官了解到戰敗已無可避免,其政府被迫簽署停戰協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總結
儘管德國在其他戰區獲得勝利,但西線的失敗最終令其政府與盟國向協約聯軍求和。其和平協議由法國、英國和美國所主導,於1919年巴黎和會所制定,並在1919年6月由德國新政府簽署《凡爾賽條約》[2]。 該條約內容有效地削弱了德國的經濟與軍事力量,並將其邊境省份—阿爾薩斯-洛林割給法國,使得德國工業所需的煤受到很大的限制。協約國也將萊茵河西岸規劃成「薩爾地區」,由英法兩國管理並進行非軍事化。同時基爾港也被開放進行國際貿易。該條約也徹底重新劃分了東歐版圖。它還嚴格限制了德國武裝力量之規模,陸軍僅能保有10萬人,並禁止擁有海軍和空軍。德國公海艦隊也被押送到英國的斯卡帕灣投降,但在前者艦長秘密發布的命令下,德國水兵紛紛將其軍艦鑿沉,以表示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 德國於1919年破產,其國內人民處於半挨餓的狀態,也沒有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聯軍還占領了萊茵河沿岸城市科隆、美因茨和科布倫茨,將其修建令德國日後可支付賠款。在德國公眾間開始傳出一個謠言(源自陸軍參謀長興登堡):德軍的戰敗並非因為軍方「優秀領導」的過失,而是應歸咎在國內的左派團體。這觀點後來被納粹黨人用作推翻魏瑪共和國的宣傳說詞,這些內容在之後演變成為刀刺在背傳說並被他們所利用。
法國在戰爭中受創嚴重,除了其總人口與傷亡人數的比例比任何一個大國來的高之外,其東北方工業區也在戰爭被徹底摧毀。在德國占領時,這些被占領的省份要輸出生產40%的煤和58%的鋼鐵到德國,而當德國敗色漸濃時,魯登道夫下令將法國和比利時的煤礦坑炸毀,以削弱德國在歐洲的主要勁敵。為了防止未來德國再度入侵,法國沿着其與後者的邊界修築了規模巨大的防禦工事,即是日後知名的馬奇諾防線。
這場在戰壕中進行的戰爭造就了該世代大批的殘廢軍人與寡婦,其空前的生命損失也令大眾對戰爭的看法有所改變,導致日後同盟國不願積極對抗阿道夫·希特勒的政策(該人也是一戰的老兵)。這場戰爭的後續影響也一直持續至今。
視頻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馬恩河戰役簡介馬恩河戰役故事介紹,中國歷史網
- ↑ 1919年6月28日 德國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歷史上的今天,200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