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葉青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竹葉青蛇
原圖鏈接  

竹葉青蛇(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 [1]是蝰科、竹葉青蛇屬的管牙類毒蛇。雄性最大全長77厘米,雌性98.1厘米。頭較大、三角形,頸細,頭頸區分明顯。頭頂具細鱗;左右鼻間鱗不相切,由細鱗分開;背鱗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鱗。雄蛇體側有一紅白相間的縱線紋路,雌性體側縱線紋路為白色或淡黃色。有2亞種。 多於陰雨天活動,晴天的傍晚亦可見到,常吊掛或纏在樹枝上,以蜥蜴和小哺乳類等動物為食,具攻擊性,有毒。繁殖為卵胎生,秋季發情交配。分布於中國、越南、緬甸、印度、泰國等國家。

簡介

  • 中文學名:竹葉青蛇
  • 拉丁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
  • 別稱:竹葉青、青竹蛇青竹彪刁竹青焦尾巴赤尾青竹絲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目:有鱗目
  • 亞目:蛇亞目
  • 科:蝰科
  • 亞科:蝮亞科
  • 屬:竹葉青蛇屬
  • 種:竹葉青蛇
  • 分布區域:中國越南泰國印度
  • 命名人及年代:Schmidt,1925
  • 同義學名:Viridovipera stejnegeri

特性

頭大,三角形;頸細;尾較短,有纏繞性;上頜骨具中空管牙,有頰窩,帶有毒腺。雄性最大全長77厘米,平均全長為尾長的5.1倍,雌性最大全長98.1厘米,平均全長為尾長的5.5倍。生活時,背面通身綠色,上唇色稍淺,尾背及尾尖焦紅色;頭及軀尾腹面黃白色。眼橘紅色,體側有一條白色、淡黃色或紅白各半的縱線紋。雄蛇體側縱線紋路紅白各半,前達口角或眼後下角,後達尾中段或基部;雌性體側縱線紋路白色或淡黃色,僅占最外行背鱗的中央,故較細,前端多不達頸部,絕不達眼後下角,後端達尾基部或前端。幼蛇色斑與成體基本相似,但體背多有兩行白色細點。頭背均為小鱗片;僅眼眶上鱗較大,左友眶上鱗自己一橫排有9-15片小鱗;鼻間鱗僅略大於其相鄰的小鱗,左右鼻間鱗之間相隔1-4枚小鱗。鼻鱗與第一枚上唇鱗之間以鱗溝完全分開,鼻鱗與頰窩前鱗之間相隔1-3枚小鱗,個別相切。上唇鱗8-12枚;下唇鱗10-14枚。

在頸部21-23行,少數僅19行,偶為22、24或25行;軀幹中干21行,兩側最外1-3行平滑,其餘均起棱;肛前均為15行,個別為12或13行。腹鱗雄性154-170,雌性154-172;尾下鱗雄性60-75,雌性43-73。其指名亞種腹鱗數雄性(n=76)154-170,平均162.6,雌性(n=104)154-172,平均162;海南亞種腹鱗數雄性(n=12)169-178,平均172.6,雌性(n=7)168-174,平均172。

棲息環境

竹葉青蛇生活于山區樹林中或陰濕的山溪旁雜草叢、竹林中,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岩石上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垂直分布海拔為0-2000米。

生活習性

該種樹棲性很強,常吊掛或纏在樹枝上,尤其喜棲于山洞旁樹叢中,多於陰雨天活動,晴天的傍晚亦可見到,以傍晚及夜間最為活躍。在夜間有撲火的習性,但是對電光則不表示反應。活動適合溫度在22-32℃之間,其性格為神經質,具攻擊性,有毒。常於夜晚在溝邊攝食,食包括蛙、蝌蚪、蜥蜴、鳥及小型獸類。一般除1-2月冬眠外,全年均可進食,耐飢餓能力較強,可超過5個月不攝入任何食物仍保持健康。

分布範圍

竹葉青蛇分布於柬埔寨,中國(安徽、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北、江蘇、江西、四川、雲南、浙江、湖南湘西、台灣),印度(阿薩姆邦、大吉嶺、錫金),老撾,緬甸,越南。

繁殖方式

該種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胎生,其卵在雌蛇體內輸卵管中發育。繁殖期為每年的7-8月,產幼蛇3-15條,產完即離開產處。6月時,雌蛇體內的卵有綠豆大小;7月時,雌蛇體內會具有已經形成鱗片和少量色素的胚胎。竹葉青蛇自孵化生出後2-3年性器官成熟,雌蛇尾基部的一種腺體能散發出特殊的氣味,雄蛇憑藉這種氣味追蹤雌蛇。一條雄蛇可與多條雌蛇交配。

種群現狀

由於該種分布廣泛,其現有數量龐大,且數量不太可能過快的下降,不能被算作受到威脅,因此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無危」(LC)。

保護級別

竹葉青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主要危害

竹葉青蛇毒一般的化學成分含有出血毒,多種酶類及少量神經毒素。從臨床效果觀察,竹葉青蛇屬於血循毒類,被咬傷後,傷口局部會出現劇烈的灼痛,腫脹發展迅速,其典型特徵為血性水泡較多見,且出現較早,一般較少出現全身症狀。竹葉青蛇因其體色翠綠,又喜棲息於植物上,而不易被人發現,人經過其棲息地,誤觸或逼近蛇體,往往會被咬傷,由於該種經常纏繞於樹上,咬傷人頭及頸部的事件時常發生,是福建、台灣及廣東等地區的主要致傷蛇種之一。被該種咬傷後危及生命的病例雖極罕見,但因其分布廣泛,造成的病例多,對人危害甚大,加以此蛇主食蛙類及蜥蜴,亦不利於農業。


視訊

【竹葉青】65秒毒死!!請對毒蛇抱有敬畏之心.......



參考文獻

  1. 竹葉青蛇. 百度百科. 200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