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祭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祭遵
 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字 號 :字弟孫

別 稱 :祭弟孫

爵 位 :穎陽候

官 職 :征虜將軍

諡 號 :成侯

出 生 地 :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33年

主要成就 :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祭遵(?—33年),字弟孫,潁川潁陽(今河南襄城縣潁陽鎮)人。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 祭(zhai)遵少愛讀書,曾為縣吏。投奔劉秀後,執法如山,平定漁陽,討伐隴蜀,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 劉秀稱帝後,任征虜將軍,封穎陽侯。克己奉公,喜愛儒術。
  • 建武九年(33年)春,在軍中去世,諡號為成。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 祭(zhài)遵年輕時喜愛經書。家裡富裕,而祭遵恭謹儉樸,不愛穿華麗衣服。母死後,背土起墳。曾被衙吏欺凌,祭遵結交賓客殺了衙吏。起初,縣中以為他柔弱,以後都害怕他了。劉秀破了王尋等,回往潁陽,祭遵以縣吏身份幾次進見,劉秀喜愛他的容貌儀表,令他暫為門下吏。 [1]

執法如山

  • 從征河北,為軍市令。劉秀的舍中兒(家奴)犯了法,祭遵把他殺了。劉秀髮怒,令將祭遵拘捕。這時主簿陳副勸諫說:「明公常想要眾軍整齊,現在祭遵奉行法令不避權勢,正是教化法令所需要的哩。」劉秀就赦免了他,令他為刺奸將軍。對諸將說「:對祭遵要多加小心!我舍中兒犯法他照樣殺了,對你們是絕不會徇私的。」不久又拜偏將軍,跟從平定河北,以功封為列侯。[2]

北平漁陽

  • 建武二年(26年)春,拜為征虜將軍,封為潁陽侯,與驃騎大將軍景丹、建義大將軍朱祐、漢忠將軍王常、騎都尉王梁臧宮等入箕關,南擊弘農、厭新、柏華蠻中賊。祭遵中了弩箭,傷口流血,眾人看到祭遵受傷,逐漸引退,祭遵呼叫斥罵不止,士卒都加倍苦戰,於是大破賊兵。當時新城蠻中山賊張滿,屯結兵士於險要之處為害人民,詔令祭遵去攻擊,祭遵斷絕了張滿的糧道,張滿幾次挑戰,祭遵堅守壁壘不出。而厭新、柏華的殘餘重新與張滿會合,於是攻下了霍陽聚,祭遵於是分兵予以擊破迫其投降。
  • 建武三年(27年)春,張滿飢餓睏倦,祭遵攻破其城,活捉張滿。起初,張滿祭祀天地,自己說當為王,既被捉,嘆道「:讖文誤了我!」於是把他及其妻子兒女都斬了。祭遵引兵南擊鄧奉弟鄧終於杜衍,攻破了。
  • 時涿郡太守張豐捉住使者舉兵造反,自稱無上大將軍,與彭寵連兵。建武四年(28年),祭遵與朱祐及建威大將軍耿弇、驍騎將軍劉喜共同攻擊張豐。祭遵兵先到,急攻張豐,張豐的功曹孟厷捉住張豐投降。起初,張豐喜好方術,有道士說張豐當做天子,以五彩囊裹着石頭系在張豐的肘子上,說石中有玉璽。張豐相信了,就造反。既被捉當斬,他還說:「肘有玉璽。」祭遵將其石椎破,張豐才知被道士騙了,仰天嘆道:「當死無所恨!」諸將都引回,祭遵受詔命留屯良鄉抵拒彭寵。因而派遣護軍傅玄襲擊彭寵部將李豪於潞,大破其軍,斬首千餘級。相拒一年多,幾次挫敗其鋒,彭寵黨徒許多都投降。等到彭寵死,祭遵進軍以平定其地。[3]

西征隴蜀

  • 建武六年(30年)春,詔令祭遵與建威大將軍耿弇(yǎn)、虎牙大將軍蓋延、漢忠將軍王常、捕虜將軍馬武、驍騎將軍劉歆、武威將軍劉尚等從天水伐公孫述。軍隊停留長安,劉秀車駕也到了,而隗(wěi)囂不想讓漢兵上隴,藉故推脫以為辭說。劉秀召集諸將商議。都說「:可以暫時拖延隗囂日月之期,加封他手下的將帥,以促其分散瓦解。」祭遵說:「隗囂懷挾奸謀已久。如果按兵不動拖延時日,就會促使他詐謀更深,而使公孫述增加警備,所以不如直接進兵。」劉秀聽從了,就派遣祭遵為先鋒。隗囂派其將王元拒於隴坻,祭遵進擊,破王元軍,追到新關。等到諸將到,與隗囂戰,都失敗了,引軍退隴。劉秀詔令祭遵屯軍於汧(qiān),令耿弇屯軍於漆,令征西大將軍馮異屯軍於栒邑,令大司馬吳漢等回軍長安。自此以後祭遵幾次挫敗隗囂
  • 建武八年(32年)秋,再從劉秀上隴。等到隗囂破滅,劉秀東歸經過汧(qiān),到祭遵軍營,慰勞飽饗士卒,作黃門武樂,深夜才停止。這時祭遵有病,詔賜厚厚的坐褥,上面覆蓋着皇帝用的御蓋。再令他進兵隴下。等到公孫述派兵援救隗囂,吳漢、耿弇等全都逃奔而回,只有祭遵獨留不肯退卻。[4]

軍中去世

  • 建武九年(33年)春,在軍中去世。祭遵靈柩到河南縣,帝詔遣百官先到治喪場所會齊,光武身着白色喪服駕臨,望着哭泣哀慟。回經城門,閱過喪車,涕泣不能自已。喪禮成,又親自以太牢之禮祭祀,如宣帝辦霍光喪事一樣。詔大長秋、謁者、河南尹護喪事,大司農負責費用。等到安葬,帝車駕再親臨,贈以將軍、侯的印綬,用漆紅了輪子的車子裝着,讓武士們排成軍陣送葬,諡封為成侯。安葬完畢,光武再親臨其墳,妥為安置其夫人家室。

後世地位

  • 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追憶當年隨其父皇打下東漢江山的功臣宿將,命繪二十八位功臣的畫像於洛陽南宮的雲台,祭遵名列第九。
  •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祭遵亦位列其中。 [5]
  • 祭遵在祭姓宗族中地位很高,祭姓宗祠四言通用聯:潁陽圖像,遼左立祠。

人物評價

  • 漢朝·劉秀:"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 [6]
  • 唐朝·褚亮:「金壇奇正,得之於懷抱,玉鈐攻取,無勞於積習,祭遵儒術,未足方其雅歌,曹仁智勇,才可用其勝。」[7]
  •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法令執行。』遵殺舍中兒而光武知其不可犯。又曰:『修道而保法。』遵之所在,吏人不知有軍是也。」[8]
  • 南宋·徐鈞:」執法嚴明凜不阿,西征北討戰功多。「
  • 明朝·黃道周:「祭遵一縣吏,河北從征。為軍束令,不重不輕。舍兒犯法,斬不容情。帝初大怒,既欲法行。戒將莫犯,斷不私卿。征蠻南擊,賊駑傷形。眾驚欲退,遵斥進兵。戰氣百倍,大破方平。詔尊攻滿,獲之於生。公孫救隴,眾欲回旌。遵獨留戰,指望功成。奉公憂國,死愈得名。」 [9]

史籍記載

  • 《後漢書·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有傳。
  • 《太平御覽》、《東觀漢記》、《資治通鑑》均有事跡記載。


參考資料

  1. 《後漢書·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少好經書。家富給,而遵恭儉,惡衣服。喪母,負土起墳。嘗為部吏所侵,結客殺之。初,縣中以其柔也,既而皆憚焉。及光武破王尋等,還過潁陽,遵以縣吏數進見,光武愛其容儀,署為門下史。
  2. 《後漢書·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從征河北,為軍市令。舍中兒犯法,遵格殺之。光武怒,命收遵。時,主簿陳副諫曰:"明公常欲眾軍整齊,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光武乃貰之,以為刺奸將軍。謂諸將曰:"當備祭遵!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必不私諸卿也。"尋拜為偏將軍,從平河北,以功封列侯。
  3. 《後漢書·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時,涿郡太守張豐執使者舉兵反,自稱無上大將軍,與彭寵連兵。四年,遵與朱祐及建威大將軍耿弇、驍騎將軍劉喜俱擊之。遵兵先至,急攻豐,豐功曹孟厷執豐降。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豐肘,雲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既執當斬,猶曰:"肘石有玉璽。"遵為椎破之,豐乃知被詐,仰天嘆曰:"當死無所恨!"諸將皆引還,遵受詔留屯良鄉拒彭寵。因遣護軍傅玄襲擊寵將李豪於潞,大破之,斬首千餘級。相拒歲余,數挫其鋒,黨與多降者。及寵死,遵進定其地。
  4. 《後漢書·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八年秋,復從車駕上隴。及囂破,帝東歸過汧,幸遵營,勞饗士卒,作黃門武樂,良夜乃罷。時,遵有疾,詔賜重茵,覆以御蓋。復令進屯隴下。及公孫述遣兵救囂,吳漢、耿弇等悉奔還,遵獨留不卻。九年春,卒於軍。
  5. 十七史百將傳.國學導航網.2013-10-06
  6. 後漢書.國學導航網.2013-10-06
  7. 《唐文拾遺》 .新東方寶典.2014-06-29
  8. 《十七史百將傳 卷四》 .網易雲閱讀.2017-08-27
  9. 黃道周·《廣名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