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首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首市一般指石首

石首地處長江中游岸邊,兩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湖北省中軸線南端,長江經濟帶重要城市。南鄰湖南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本省監利、西接公安。截至2010年,全市國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辦事處和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2.6萬。

石首是一座山水園林式的城市,以「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為名。石首屬平原,兼有山崗。江南為高亢平原,中間以平地為主,江北為平原。整個地勢略呈西北高、中間低、向西南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米—36米之間。長江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天鵝洲濕地麋鹿自然保護區位於石首市,石首被授予「中國麋鹿之鄉」稱號。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歷史沿革

石首,以有石孤立於石首山而得名。

公元284年,西晉太康五年,石首置縣,歷史上首次出現石首二字(取名於江邊孤石)。

宋代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石首分為二縣,西部為石首縣,縣城設繡林山,東部為建寧縣,縣城設槎港山(在石首調關鎮境內)。

宋神宗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廢建寧縣併入石首縣,縣城設在槎港山(在石首調關鎮境內)。

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又將石首縣一分為二,東為建寧縣,西為石首縣,石首縣城復遷繡林山,建寧縣依舊在槎港山(在石首調關鎮境內)。

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再廢建寧縣復入石首縣。

1996年石首市面積1427平方千米,人口約62萬人。轄3個街道、9個鎮、4個鄉:筆架山街道繡林街道東方街道新廠鎮橫溝市鎮小河口鎮桃花山鎮調關鎮滑家壋鎮高基廟鎮南口鎮團山寺鎮人民大垸鄉焦山河鄉久合垸鄉茅草街鄉。市政府駐繡林。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石首市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繡林街道。

旅遊景點

南嶽山森林公園

石首南嶽山,原名龍蓋山,乃道教名山,古繡林十景之一,現為省級森林公園。南嶽山狀似龍蟠寶蓋,故名。今名南嶽山,山底有一湖,即山底湖。東西向有岳陽經石首至公安二級省道,南北向有秦市經石首至黃石二級省道。距荊州古城(沙市)約118公里。是綜合型城市森林公園。南嶽山森林公園總面積94.8公頃,由筆架山、馬鞍山、南嶽山和山底湖組成,其中南嶽山主峰海拔141.7米。園內三山挺拔,一水環抱,山水相依,雄秀兼具,是長江中游荊江平原和洞庭湖北部一帶少有的山地景觀,是難得的城市森林和山水佳景。由於南嶽山是鄂南湘北著名的道教勝地,故又被譽為「小南嶽」、「小武當」。南嶽山森林公園既是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的重要場所,又是森林遊覽、宗教觀光、健身休閒的理想勝地。主要景觀有:情人岩、仙人洞、李衛公祠、抗日戰爭遺址、曬經石、祖師殿、三元宮、關帝廟等。現南嶽廟已修葺一新,蒼松籠煙,翠竹拂風,朱英綴錦,奇石傍徑,景色十分幽麗。尤其《水經》、《方輿紀要》等書記載的廟東「石湫,號龍穴」,至今水涌不止,清澈透明,其味甜美芳洌,訪古探幽者不絕於途。[1]

上津湖

上津湖又名津湖,地處石首市南部邊境,南岸與湖南華容縣僅一路之隔。相傳古時此湖上首有一津口(渡口),歷來為民間南來北往必經之地,故名上津湖。又據同治丙寅《石首縣誌》記載:「(此湖)內周四十餘里,迥溪曲漳甚多,以上有津湖(湖汊),故名。

上津湖是石首境內最大的湖泊,原有水面37.30平方公里,後由於多年圍湖墾殖,現存16平方公里。全湖現有集雨面積94平方公里,蓄水量3380萬立方米,平均水深3.9米,最深處11米。從形成原因看,上津湖屬典型的河間窪地湖。它的北面是長江,東面有調弦河,西面為藕池河,呈東西向線狀延伸,兩側湖汊形若樹枝。全湖是由長條狀河間窪地中相對較低處積水而成,歷史上曾與湖南洞庭湖相連。由於地形複雜,該湖湖港汊灣眾多,當地民間流傳着「(上津湖)九十九道灣,九十九個汊」之說。[2]

紅軍樹革命烈士紀念園

石首市紅軍樹革命烈士紀念園位於荊州市石首市桃花山鎮鹿角頭鳳凰山。桃花山原名東山,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陣地。桃花山西北鹿角峰下湖邊生長着3株古老的黃芯樹,粗壯的樹幹上,當年紅軍刻下的標語依稀可辨,成為石首蘇區人民跟隨賀龍鬧革命活生生的見證。1930年10月,鄧中夏、賀龍率紅2軍團南征,軍團總部設於調關,部隊進行緊張的擴軍和戰前準備。一天,賀龍、鄧中夏、周逸群和隨行人員到桃花山視察擴軍工作時,被大樹上刻的「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土豪、分田地」等標語所吸引。區委書記鄧伯勛介紹說,這些標語是年關時,桃花山赤衛隊配合紅軍獨立第1師襲擊華容縣城團防時刻寫的。[3]

地理位置

石首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1800一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9—16.6℃,≥10℃年積溫,年無霜期242—263天,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有足夠的氣候資源供農作物生長。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陽輻射量占全年75%,≥10℃的積溫為全年80%,水熱同步與農業生產季一致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育。石首處北緯30度附近的氣候特別複雜.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較小,形成典型的大陸氣候。

石首的土地適宜性廣,種植條件好,生物生長量大,具有較強的生產能力。主要分布在西南紅土丘崗和南部的黃土平崗地帶、沿河的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上。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全縣共有4個土類,7個亞類,12個土屬,99個土種。從河床到崗地,土壤質地從砂質逐漸向粘質過渡,土壤種類也相應具有飛砂土、灰砂土、灰油砂土、灰正土、黃土。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已探明儲量的礦產11種,礦產地2處,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石英石、石英砂、獨居石、花崗岩、鉀長石、方解石、雲母、銅、鉛、鋅、磷等,位居全省前五名的有花崗岩礦產,主要礦產探明的儲量:花崗岩14億噸,獨居石1145噸,銅836噸,鉛566噸,鋅292噸。

石首地下礦藏已探明有鉛、鋅、銅、獨居石、綠柱石、花崗岩、天然氣、礦泉水等20多種,主要礦產有五種:

鉛、鋅、銅礦主要分布在東方列貨山的斷裂帶重晶石礦脈內,呈北20°—25°傾向南東延伸,傾角50°,由北向南變窄,全長600米,大小礦體15個,礦石品位為:銅0.41—1.66%,鉛0.56—1.05%,鋅0.50-1.05%,儲量銅840噸,鉛、鋅3000,另外還有伴生礦銀等金屬。

花崗石花崗岩因耐酸腐蝕,可用於化工生產。同時花崗岩因岩性堅硬,微密色澤瑰麗,光澤度好,又可作建築裝飾材料。石首市花崗岩分布面積達150平方公里,蘊藏量達2億立方米,已通過航查探明儲量的有桃花山區老虎沖和青竹溝兩個礦區,儲量分別為225萬立方米和550萬立方米。

地方特產

糰子:糰子的外皮主要用熟糯米攪拌成泥製作而成,外表白白圓圓扁扁,裡面包的主要材料是胡蘿蔔、臘肉、臘豆腐,口味有些些辣,味道極好,是石首人超愛的美食。在當地,糰子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煎糰子,一種是蒸糰子。通常在街頭販賣的,現場製作的,是煎糰子(在鍋里被油煎的兩面焦黃就可食用)。

豆皮:武漢老通城的三鮮豆皮,此處所指的豆皮與武漢的豆皮截然不同。石首的豆皮是用大米、綠豆還有麵粉做的;做法是先一張一張將製作好的麵皮攤開,再在裡面放入特有的肉和菜,放入鍋中來回煎疊,最後盛出來是如小書本一樣大小長方形的一塊;口味分兩種,葷的和素的;吃法亦有兩種,老的和嫩的。在石首,最出名的便是臭豆腐酒家的豆皮。

發餅 流糖餅:結婚時候或者過喜事的時候。主要原料為精麵粉、飴糖、奶粉、甜酒、純鹼、蘇打等,經麵團調製、甜酒發醇、醃糖、切塊、成型、烘烤等工序精製而成。餅呈扁圓形,表面乳白色,底面棕黃色,入口鬆軟。

城市榮譽

中國建築防水之鄉

中國麋鹿之鄉

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

全國雙擁模範城

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示範縣市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全國文化先進市

湖北省工業經濟發展先進市

湖北省外貿出口先進市

湖北省利用外資先進市

湖北省民政工作先進市

五保福星工程先進市

湖北省農民增收先進市

湖北省農業產業化先進單位

湖北省金融信用最佳縣市

湖北省文明城市

湖北省級園林城市

湖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湖北省普法依法治理最佳先進單位

湖北省老齡工作先進市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2019年0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湘鄂西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3月19日,入選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