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陳列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阡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陳列館位於石阡縣城中心長征路東側的天主教堂,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天主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為天主教德國聖心會石阡教區本堂,為紅軍「石阡會議」舊址。現陳列館仍保存400餘件紅軍在石阡開展革命活動的文物,神甫樓仍存有當年紅軍留下的標語和漫畫多達20餘幅。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陳列館是貴州紅色旅遊好去處[1]。
基本介紹
紅二·六軍團指揮部舊址陳列館是貴州省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石阡縣城中心長征路東側的天主教堂北樓,展覽面積達380平方米,曾為賀龍、王震等領導人住址。紅二·六軍團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由石阡縣文管所管理,主要展覽紅二·六軍團石阡會議的革命歷史文物。現陳列館仍保存400餘件紅軍在石阡開展革命活動的文物[2],神甫樓仍存有當年紅軍留下的標語和漫畫多達20餘幅。
1991年,石阡縣隆重紀念紅軍長征過石阡45周年。為配合紀念活動,石阡縣文管所在維修後的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北樓(380平方米),舉辦相關的革命文物展覽,展出各種文物300餘件。
建築布局
石阡天主堂由經堂、南樓、北樓等主要建築組成,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紅軍長征時進抵石阡時德國傳教士逃往鄰縣思南(今普耳)。規模較大時占地7000多平方米,經堂面闊一間,通面闊10.6米,通進深21.9米,高10.6米,為紅軍「石阡會議」舊址。現存舊址三處:二、六軍團總指揮部及司令部舊址(南樓,又稱神甫樓)、石阡會議舊址(南北樓之間的經堂)、賀龍及王震等領導人住址(北樓,又稱修女樓)。石阡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文物陳列室就在長征北路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北樓內。
神甫樓面闊6間,通面闊10.6米,進深15.1米,一樓一底,為軍團總指揮部及司令部舊址。樓上3間房裡的牆壁上,有紅軍標語18條,保存較好。紅軍宣傳員針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寫了不少標語,畫了一些漫畫。紅軍撤離石阡北上抗日後,德國傳教士叫人把標語、漫畫鏟掉。人們用厚紙把標語、漫畫蒙上,然後再刷白灰,巧妙地把標語、漫畫保存下來。一些標語的主要內容是「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收回華北失地!」、「打倒帝國主義!」、「活捉羊(洋)人!」、「活捉薛岳!」、「沒收天主教的財產分給貧民!」、「中華蘇維埃萬歲!」。漫畫畫的是德國神甫的狼狽像,旁邊寫有「我們打倒帝國主義」字樣。
歷史沿革
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在石阡縣城天主教堂,始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原屬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教區,1932年改屬德國聖心教區。教堂規模較大,有中西合壁、磚木結構樓房10餘幢,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總占地面積7485平方米。
1936年1月,賀龍、任弼時等率領的紅二、六軍團,根據中央指示和遵義會議精神,兵分三路向石阡進行戰略轉移。入城後,總指揮部及軍團司令部、政治部等直屬機關分別駐天主堂南樓等處,賀龍等領導人住北樓。紅軍軍政負責人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王震、蕭克等在此召開重要會議,研究軍事行動,使這裡成為紅軍首腦機關的重要處所。
1977年,石阡縣文化館在此開闢了「紅軍文物陳列室」,於1981年開放。
1991年,石阡縣利用舊址建立了經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由石阡縣文管所管理。
2008年,響應中央號召,向觀眾免費開放。
從2012年起,石阡縣投入80萬元,對石阡紅二·六軍團指揮部舊址進行復原改造,於2013年再次向觀眾免費開放。
視頻
石阡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陳列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黔東紅軍後代追尋紅色足跡 為石阡紅色文化出點子,搜狐,2016-08-26
- ↑ 什麼是文物?文物價值如何界定? ,搜狐,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