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舫又稱石船、旱船或不繫舟,是東亞古典園林中模仿畫舫的裝飾性建築。一般位於人工湖近岸的水中,下部為半浸於水下並固定的石制船身,上部有木結構的艙樓。[1]
作用和意義
從裝飾上說,石舫在園林中引入了船的形象,又無船的晃蕩不安感。
中國古代君與民的關係常用舟與水的關係來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乾隆皇帝就頤和園內的石舫有一首《詠石舫》詩:「雪棹煙篷何礙凍,春風秋月不驚濤。載舟昔喻有深慎,磐石因思永奠安。」,用不沉的石舫象徵國家政治安定,寄望統治穩固。但民間流傳皇帝不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為了象徵國家(船)不會因人民(水)覆亡而下令興建永不沉沒的石船。
著名石舫
- 蘇州獅子林內的石舫
- 頤和園內的清晏舫。
- 北京大學未名湖中的殘餘石舫。
- 揚州瘦西湖園林中的南漪石舫。
- 蘇州怡園中的白石精舍(全為白石雕成)、畫舫齋。
- 蘇州拙政園中的「香洲」。
- 香港水中天。
- 南京煦園中的石舫不繫舟,明代遺物。
- 日本兵庫縣神戶市相樂園的船屋形。
- 日本香川縣西光寺內的船屋形茶室。
參考文獻
- ↑ 頤和園中有艘大石舫,背後有來歷 k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