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洞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洞書院》是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葉適的作品之一。葉適詩文俱佳,是永嘉學派的代表。

淳熙五年(1178年),葉適中榜眼。歷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歷官平江府觀察推官、太學博士、尚書左選郎、國子司業、知泉州兵部侍郎[1]等職,曾參與策劃"紹熙內禪"。   

石洞書院

學術思想

葉適在在宋代學術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在學術上的貢獻,全祖望認為"水心較止齋又稍晚出,其學始同而終異。永嘉功利之學,至水心始一洗之。

四庫全書總目》對《習學紀言》有一段評論,說這本書斥漢人言《洪範》五行災異之非,確能有所見,"足與其雄辯之才相副";但指出葉適在論太極生兩儀的論述,是"文淺義陋"。《四庫全書總目》引陳振孫的話,說《習學紀言》"其文刻峭精工,而義理未得為純明正大"。

葉適講究"功利之學",認為"既無功利,則道義者乃無用之虛語"。主張"通商惠工,以國家之力扶持商賈,流通貨幣"(《學習紀言》),反對傳統的"重本抑末"即只重農業、輕視工商的政策。強調"道"存在於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則在焉"。物由氣構成,五行八卦都是氣的變化形態。提出"一物為兩"、"一而不同"的關於事物對立統一的命題,認為事物對立面處於依存、轉化之中,但強調"止於中庸"。認識上主張"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對事物作實際考察來確定義理。反對當時性理空談,對於理學家[2]們所最崇拜的人物如曾子、子思、孟子等,進行了大膽的批判。認定《十翼》非孔子作,指出理學家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無極"、"太極"等學說的謬論。在哲學、史學、文學以及政論等方面都有貢獻。

葉適的經制之學重典章、重經濟、重致用,倡改革,又講義理。永康的事功之學專言事功,主張"義理之學不必深窮"。水心同這些有差異。

詩文創作

詩文創作上,葉適繼承韓愈"務去陳言"、"詞必己出"的傳統,從觀點到文字均力求新穎脫俗,提倡獨創精神,主張"片辭半簡必獨出肺腑,不規仿眾作"(《歸愚翁文集序》)。其文雄贍,才氣奔逸,尤以碑版之作簡質厚重而著名當世。他不滿江西詩派奇拗生硬和"資書以為詩"的詩風,而傾向於晚唐,尤其尊崇姚合賈島的流利清淡。與"永嘉四靈"(徐照徐璣趙師秀翁卷)等人友善,曾刊印他們的詩集,並極力推崇,如在《徐文淵墓志銘》中說"四人之語遂極其工,而唐詩由此復行矣"。他的詩"用工苦而造境生"、"艷出於冷,故不膩,淡生於煉,故不枯"(《宋詩鈔·水心詩鈔》)。所作不限於五律,多五七言古,題材大於"四靈"。

視頻

石洞書院 相關視頻

神來之筆!受葉適的影響 「永嘉四靈」的詩風給人一種親近的感覺
0084-葉適的哲學思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