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盾齒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盾齒鰶

圖片來自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鯡形目 Clupeiformes

科:  鯡科 Clupeidae

屬:  盾齒鰶屬 Clupanodon

種:  盾齒鰶 C. thrissa

盾齒鰶學名Clupanodon thrissa),又稱花鰶,俗名扁海鯽仔、盾齒鰶、銀耀鱗、銀鱗水滑、多斑鰶、海鯽仔(台灣),為鯡科(Clupeidae)盾齒鰶屬(Clupanodon)的下唯一一種。本魚分布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台灣中國南海越南等海域,台灣分佈於南部及西部海域。

地理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菲律賓,北至中國日本,南至印度尼西亞海域。中國分布於東海南海

深度

水深0至60公尺。

形態特徵

本魚體呈銀白色,背部顏色較深,體側無任何細小斑點及斑塊。鱗片大型而薄,易於脫落。背鰭無硬棘,軟條17至21枚,最後3枚軟條延長呈細絲狀,長度較短,只達臀鰭後緣上方。臀鰭有軟條20至25枚。體長可達26公分。

體呈長卵圓形,側扁,腹緣具鋸齒狀的稜鱗,18-20+10-12個。頭中大。吻短而不突出。眼側位,脂性眼瞼發達。口端位,向下傾斜;無齒;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中間有明顯的凹陷,上頜骨末端不向下彎曲,向後延伸至眼中部下方。鰓蓋光滑。體被較小圓鱗,不易脫落,縱列鱗44-48;背鰭前具中線稜鱗20-25;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4-15,末端軟條延長如絲;臀鰭起點於背鰭基底後方,具軟條23-26;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綠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鰓蓋後上方之體側具4-9個大型暗色圓斑。背鰭、胸鰭、尾鰭淡黃色;餘鰭淡色[1]

生態習性

本魚耐水質污染能力高,常出現在河口水域、半淡鹼水之河川下游、內灣或潟湖區內產卵。

沿近海暖水性中上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群游性。主要以攝食浮游生物及藻類為食。

4月開始生殖洄游,6~7月為產卵盛期。

個體不大,一般體長10-15cm,大者20cm。

經濟價值

春季捕獲者有卵,卵巢小型,集中油炸後,香酥可口。另外,此魚因多在底泥覓食,所以需要加大量大蒜醬油以去除泥土味。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流刺網,據統計年產量在1000-10000噸之間,通常曬成魚乾出售,或製成魚粉作為飼料之原料,亦是延繩釣及鮪釣業所使用之魚餌。據報導,因食物鰱的關係可能會有有熱帶海魚中毒(ciguatera poisoning)的情形。

參考文獻

  1. 盾齒鰶型態特徵描述,中央研究院_數位典藏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