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鹽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鹽井

鹽井鄉

    盐井乡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1]  。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青稞大麦玉米小米农作物,以及苹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中文名	
 盐井纳西民族乡
 地理位置	
 西藏自治区东南端
 平均海拔	
 2400米左右	
 所属地区	
 面积	
 1.3万平方公里
 简称	
 
 目录

1概況 2地理位置 3政區沿革 4地形地貌 5氣候水文 6自然資源 7鹽業歷史 8交通運輸 9鹽田生產 10佳家面 11葡萄產業 12天主教堂 13最佳旅遊時間

概況

西藏鹽井鄉風景一覽

茶馬古道上的明珠,納西族人稱其「察卡」即鹽井,「察」是食鹽,「卡」是洞眼。納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納西族的東巴教、藏族的藏傳佛教和19世紀傳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諧地共存在這個橫斷山的峽谷古鎮裡。鹽井地處西藏自治區東部的昌都地區東南部,橫斷山脈、寧靜山脈南北貫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自然資源豐富,現辟有鹽井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設鄉。鹽井也是一個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

地理位置

地處東經98°28′—99°06′,北緯28°37′—29°30′。東與四川省巴塘縣隔江相望,南與雲南省德欽縣毗鄰,西連碧土縣,北接芒康縣。縣駐地鹽井鄉距拉薩市1366公里。距昌都550公里。縣域總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耕地3.96萬畝。

政區沿革

鹽井為漢語名,以當地特產井鹽而得名,藏語稱為擦卡洛。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設鹽井宗,1912年後為西康省管轄,1950年為昌都地區解放委員會管轄,1960年鹽井縣與寧靜縣合併稱寧靜縣,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設鹽井縣。

地形地貌

鹽井

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與雲貴高原接壤,屬三江流域峽谷區,地勢北高南低。主要山脈有寧靜山、怒山等,最高峰朋波日峰海拔5084米。

氣候水文

氣候: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性季風型氣候。光照充足,乾濕季分明,夏季溫和潮濕,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10℃。1月份平均氣溫—2℃,7月份平均氣候16℃。平均年降水量約500毫米。

水文:境內水系發達,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中有中岩曲河,河流均為南北流向。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自然資源

鹽泉資源豐富,較集中於上鹽井、下鹽井、加達3處,共有鹽泉83個,流量為每日140—2288立方米。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鹽井自然保護區內屬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即達近50種,如滇金絲猴、白唇鹿、馬來熊、水鹿、黑鸛等。野生植物資源也相當豐富,原始森林中有松、杉、柏等樹種,林下有貝母、蟲草、靈芝、黨參等多種藥材;有木耳、松茸、猴頭菌、等食用菌;果木有梨、桃、桔、蘋果、葡萄、石榴等。

鹽業歷史

鹽井歷史悠久,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的時候就有鹽田,傳說在朵康六崗當中,芒康崗是產食鹽的崗,所以很出名。傳說中的格薩爾王和納西王羌巴爭奪鹽井食鹽而發生的交戰,叫「羌嶺之戰」,最後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占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後期,納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鹽田給了納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現在還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製鹽生產方式。

鹽井所產之鹽還有些獨特之處,如瀾滄江兩岸,西岸地勢低緩,鹽田較寬,所產的鹽為淡紅色,因採鹽高峰期多在3―5月,俗稱桃花鹽,又名紅鹽;江東地勢較窄,鹽田不成塊,一處一處的,但產的鹽卻是純白色,稱為白鹽。紅鹽和白鹽的顏色與土質有關。紅鹽產量高,但價格低;白鹽多在江東高地築田曬得,量少,略貴。世代採鹽的鹽井人最怕陰雨連天,日照不足,出鹽極慢且少,還容易出現水患沖毀鹽田。洪水季節,鹵井將被淹沒掩埋。昌都地區準備將其列為受到保護的「鹽井鹽田博物館」。

鹽井自古就有產鹽的歷史,而鹽田又成為這裡獨有的一道人造景觀。所謂的鹽田,其實是在洶湧澎湃的瀾滄江邊搭建的一些土木結構的平台。順着鹽田之間的小道下坡,鹽水井就挖在江邊。這兒的鹽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們身背圓柱形的木桶,將滷水存儲在鹽田邊的槽溝里,其他的工人將滷水從槽內舀出倒入鹽田裡。經過一天日頭的暴曬和江風的吹拂,第二天,鹽田裡就會結晶出白色的鹽粒了。 依山搭建層層的鹽田氣勢雄偉,鹽民們沿着祖先的足跡,走在崎嶇險峻的小道上辛勤地勞作,在延續生命的同時也創造着世界上獨特的景觀。

鹽井的鹽田,被稱為「陽光與風的作品」,仍完整保留着世界獨一無二的古老製鹽術。更為神奇的是採用同一處的滷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樣的 加工技藝,但在瀾滄江兩岸製成的鹽卻呈紅、白兩色。鹽民在瀾滄江兩岸上層層疊疊建起幾千塊鹽田,每次灌滿滷水,兩三天就能在每塊鹽田上收穫結晶鹽10來公斤。

交通運輸

西藏鹽井鄉

鹽井鹽田是世界上獨有的人文景觀。鹽井位於川、滇、藏三省區交界處,是雲南入藏的門戶,現有滇藏公路縱貫境內,北接川藏公路。是西藏到沿海的最近路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中有中岩曲河。

禮縣鹽官境內,是當年杜甫入蜀的必經之路,其還為鹽井賦詩:

鹵中草木白,青者官鹽煙。官作既有程,煮鹽煙在川。汲井歲榾榾,出車日連連。自公斗三百,轉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我何良嘆嗟,物理固自然。醫療衛生:建有鄉衛生院1所。

旅遊:全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鹽井天主教堂

鹽田生產

2015年加達村第一書記李曉愉告訴記者,現在,該村有製鹽戶143戶,純鹽戶26戶;共有鹽田1774塊,最多的一家有60多塊鹽田。 「以前,背滷水曬鹽,現在用水泵抽水曬鹽,既方便又省力,大大提高了製鹽效率。」李曉愉說。 電力的普及提升了傳統製鹽業。用水泵抽水曬鹽,鹽民一年製鹽收入多的有2萬元左右,少的也有七八千元。鹽民措曲培家,有57塊鹽田,前兩年被洪水沖毀了26塊,現在只剩下31塊,年收入1.2萬元左右。 鹽井產紅鹽、白鹽兩種鹽。紅鹽每斤0.46元,白鹽每斤0.68元,品質最好的每斤1.5元。紅鹽餵牲畜、做藏香,白鹽打酥油茶,做化妝品、牙膏、沐浴液等。2013年,格拉丹東旅遊開發公司利用白鹽研製出一種化妝品,一套售價400餘元,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李曉愉指着絳紅色的鹽田對記者說,如今,加達村村民人均年收入5100餘元,鹽田收入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挖蟲草、野生菌和搞旅遊等其他收入。

藉助旅遊業的興起,村民多吉辦起了藏家樂,還出售小袋鹽,有兩三元一袋的,也有10元一袋的,年收入1.5萬元。

「我們將藉助旅遊業發展傳統製鹽業,不僅要將鹽井古老的製鹽技術傳承下去,還要結合現代技術進一步發揚廣大,為群眾增收服務。」李曉愉信心滿滿地說。

佳家面

美味的「佳家面」讓「佳家面」成為遊客到鹽井必吃的一道風味小吃。

「佳家面」獨特的食用方式,是客人一邊吃麵,服務員一邊加面,直到你吃夠為止。只是每碗面量很少,說是一碗,其實只有一筷子。一邊吃,客人還可以用小石子記錄碗數,據說最多有人吃了147碗,這是目前的最高紀錄。

起先,「佳家面」叫「加加面」,後來覺得與其他面不一樣,味道好,就改成了「佳加面」,寓意好面一碗一碗加;再後來,又改成「加家面」,是指家家在做面;再後來,又改成了「佳家面」,寓指好面家家做,吃了不想再回家。

就這樣,「佳家面」的名頭越來越響。

葡萄產業

八集《講述》青春西藏——《講述》 20151017 青春西藏·葡萄飄香_講述_視頻_央視網介紹:

這裡有西藏第一家紅葡萄酒工廠。

相傳19世紀中葉,法國傳教士來到芒康縣鹽井鄉傳教,修建了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並帶來葡萄種子,也帶來了法國著名葡萄酒產區——波爾多地區的釀造技術。如今,鹽井的老百姓戶戶種植葡萄,家家會釀造葡萄酒。

  除了群众自酿葡萄酒,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也专门酿造红葡萄酒,这是当地目前唯一一家规模较大的红葡萄酒公司。 2007年,现任公司董事长的洛松次仁,收购由于经营不当而破产的原盐井青稞酒厂,注册商标“达美拥”,开始酿造红葡萄酒。 2009年,公司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优质红葡萄酒,开创了西藏葡萄酒产业商品化的先例,“达美拥”红葡萄酒自此享誉区内外。 自己富了,不忘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不忘回馈社会。 8年来,在洛松次仁的带动下,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以6元/公斤的高价收购当地老百姓的葡萄(市场价3.6元/公斤),与种植青稞每亩地收入1200元相比,种植葡萄每亩地可以收入5000元以上。

公司還採用「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對葡萄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並和當地農戶簽訂了葡萄種植與收購協議,優化了農作物種植結構,增加了群眾收入。納西村村民斯郎次仁,種了2畝葡萄,在公司學習了種植技術,葡萄產量高、品質好,他家的葡萄產量約5.6噸,收入3萬多元。

記者了解到,如今有22名當地群眾在公司工作,有在葡萄園裡幹活的,也有參與管理的,月平均工資3000元左右。

技術員吳昌麗告訴記者,公司種植的葡萄品種有「黑珍珠」、「赤霞珠」等,是10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帶進西藏的。葡萄酒的原料和釀造技術與法國波爾多產區一脈相承。葡萄酒的味道純正,口感細膩圓潤,有軟化血管、抗衰老、抗氧化等保健功效。達美擁紅葡萄酒銷售額達2200萬元,純利潤800多萬元。

為了帶動更多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目前公司正在建設新廠房,準備擴大經營規模。走進新廠房,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安裝新的釀酒設備。

公司相關負責人蔣颯告訴記者,新廠房占地47.8畝,總投資6000萬元,預計年生產紅葡萄酒3000噸。「今後,我們還將增加葡萄酒品種,擴大葡萄種植規模,公司在納西、木許、曲孜卡3個鄉鎮擴建葡萄種植項目3100畝,帶動葡萄種植戶1015戶、6209人;3年後,按每畝產量2000斤計算,將戶均增收2.68萬元,人均增收4380元,與種青稞相比,經濟收入提高了150%以上。」蔣颯開心地說。

天主教堂

 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来并持续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筑,它的存在,证明了不同宗教在西藏可以和谐相处。位于西藏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的盐井天主教堂,是西方与藏族建筑艺术的罕见结合,其内部装饰是典型的哥特式高大拱顶,天花板上绘满了《圣经》题材的壁画,而外部则呈“梯”字形,是藏族民居常见式样,只有建筑外墙正中的大十字架提醒着人们这是一所教堂。

教堂所在地上鹽井村不到一千個村民,是這座教堂主要的信仰人群。西藏和平解放前,政教合一的噶廈地方政府嚴格限制其它宗教進入西藏地區。一位法國傳教士在1855年卻通過與當地政府的交易,換來了修建教堂所需的地皮與水源,並興建了這幢占地600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1855至1959年間,先後有17名不同身份的外國傳教士來到這裡傳教。

村里900多人中,信仰天主教的有600多人,再加上村外的一些信徒,這裡總共有740多名天主教徒。有趣的是,村里新出生的小孩也會被家長帶到教堂,請神父取個「保羅」、「安妮」這樣的「教名」,伴隨他們終生,不再另取藏族名字。他們死後也是按照天主教的儀軌進行土葬。

天主教給這一村莊帶來不少異國風俗,而另一方面,和藏文化的長久融合又呈現出別樣的意趣。當地不少青年男女在戀愛的時候,分別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家人也不會阻止他們結合。婚後,二人還是各信各的宗教,耶穌和釋迦牟尼像可以共處一室。出生的孩子信仰什麼,多半還看孩子本人的意願。天主教信民是只占西藏宗教人口極少數的群體,和佛教教徒民族相同、生活習慣相同。儘管信仰上存在差異,但多年來,他們和周圍佛教信徒從沒發生宗教間的衝突。

這裡的天主教信民仍然把藏曆新年當作一年的起始,傳教士穿的是藏裝,信徒使用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聖經》,教堂外部也是藏族民居的建築風格,連在聖母瑪麗亞像前敬獻的都是藏族傳統的哈達。在像聖誕節這樣傳統的西方節日裡,村里儘管沒有聖誕樹或聖誕老人,但教堂仍然會邀請臨近省份教堂的教友,甚至當地佛教寺廟的寺主和村裡的佛教信徒前來歡聚。每年藏傳佛教傳統的「跳神節」到來時,神父與天主教民們也會得到邀請,和佛教信徒共同欣賞「神舞」來歡慶佛教節日。

最佳旅遊時間

昌都地區距離幫達機場較近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旅遊,其它地方因處於高山峽谷區,11月至次年3月大都大雪封山,而7、8月雨季時泥石流和塌方較多。因此5、6、9月是去昌都旅遊的最佳季節。

參考資料: 1. 實拍茶馬古道上的千年奇觀:西藏芒康鹽井

2. 鹽井:古老採鹽業和天主教信仰

詞條標籤: 行政區劃 鄉鎮

視頻

中國目前唯一的原始鹽田,在西藏芒康鹽井,看看千年古鹽田是啥樣

西藏芒康鹽井鎮古鹽田有上千年歷史,手工曬鹽方式原始且完整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