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銀區位於甘肅省中部,白銀市境西部,北緯36°14′38″-36°47′29″、東經103°54′24″-104°24′55″。西連皋蘭縣,東連靖遠縣,南與榆中縣隔黃河相望,北連景泰縣。轄區東西長約47千米,南北寬約60千米,總面積1372平方千米。總人口29萬人(2009年)。全區轄5個街道、3個鎮、2個鄉:人民路街道、公園路街道、四龍路街道、工農路街道、紡織路街道、水川鎮、四龍鎮、王峴鎮、強灣鄉、武川鄉。區政府駐人民路街道,西南距蘭州78千米。
地處隴西黃土高原西北邊緣,境內丘陵[1]交錯,川源相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709.2(一說1946.5)米。黃河經南部邊境穿烏金峽向東北流。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半荒漠氣候,年均氣溫8℃,年均降雨量198毫米,全年無霜期184天。包蘭鐵路、白寶支線鐵路經過城區西部和中部,G6白蘭高速、109國道從中部東西穿越,市區距蘭州中川機場70千米。景點有黃河大峽風光、月亮灣風景旅遊區、玉兔島、太陽島、十里濱河、烏金激流、萬山朝供剪金山等。
歷史沿革
白銀因礦得名,因企設市(區)。明朝洪武年間,白銀開採興盛,官方在此設立采煉機構「白銀廠」,有「日出斗金」「積銷金城」之說,白銀緣此而得名。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區境主要為羌族人遊牧地。秦末漢初為匈奴族遊牧地。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區境歸漢王朝版圖,隸武威郡。
三國時屬魏武威郡媼圍縣。西晉初為鮮卑禿髮氏據地。西晉末屬晉之武威郡。東晉義熙五年(409),西秦乞伏乾歸自木包(今臨夏)遷都度堅城(今露天礦址)改元更始,並立秦興郡,區境屬之。南北朝時,先後隸北魏平涼郡、西魏會州、北周會寧防。隋初屬武威郡,大業三年(607)屬會寧郡。
唐初屬會州烏蘭(今靖遠)縣,貞觀元年(627)屬隴右道。五代至北宋初年,為党項族據地。北宋景祐元年(1034)為西夏西壽監軍屬地。南宋寶慶二年(1226),蒙古大軍入境滅西夏,境內為蒙古族居地。元統一中國後,屬甘肅行省永昌路西寧州。明代屬陝西行都司治所甘州靖虜衛(今靖遠縣)。
清代,今四龍鎮屬蘭州府靖遠縣,今水川鎮、強灣鄉、王峴鎮、武川鄉境屬蘭州府皋蘭縣。民國初期,境內分屬蘭山道靖遠縣、皋蘭縣、紅水縣。民國17年(1928)廢道,3縣直屬甘肅省政府。民國22年(1933)設置景泰縣,紅水縣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轄境仍分屬靖遠、皋蘭、景泰縣。
1956年6月,國務院批准成立白銀市籌備委員會(縣級);11月,白銀市正式成立,轄6個街道辦事處。1958年4月,白銀市升格為地級市。1958年4月,白銀由省直轄;同年10月,將白銀市委託定西專區代管。1961年白銀市改由省直轄;同年11月,設置白銀市市郊區。1963年7月,白銀市建制撤銷,市郊區改稱白銀區,劃歸蘭州市。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5]66號)恢復白銀市(地級)。將蘭州市的白銀區和皋蘭縣的強灣、武川、水川3個鄉劃歸白銀市,設立白銀市白銀區(8月實施)。
1996年,白銀區面積1372平方千米,人口25.1萬人。轄4街道5鄉:人民路街道、四龍路街道、工農路街道、公園路街道、武川鄉、王峴鄉、四龍鄉、水川鄉、強灣鄉。區政府駐紅星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常住總人口274554人,其中(4個街道、1個鎮、4個鄉):人民路街道48336人,公園路街道63590人,四龍路街道43016人,工農路街道41754人,水川鎮25894人,王蜆鄉14506人,四龍鄉11073人,強灣鄉11935人,武川鄉1445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白銀區常住總人口294400人,其中,人民路街道43837人,公園路街道66140人,四龍路街道40883人,工農路街道35599人,紡織路街道36750人,水川鎮21689人,四龍鎮9274人,王峴鎮18024人,強灣鄉10167人,武川鄉12037人。
視頻
白銀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地形類型詳解之丘陵,搜狐,2017-08-23
- ↑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國政府網,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