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廊鎮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白廊鎮

外文名: Bailang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431081113000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

地理位置: 資興市中部

面 積: 261.41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郴州市資興市縣道Y222 電話區號: 0735

郵政區碼: 42340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湘L

人 口: 17924人(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

白廊鎮湖南郴州市資興市下轄鎮,地處資興市中部,東與龍溪鄉、連坪瑤族鄉相鄰,南與清江鄉、滁口鎮接壤,西與東江街道相連,北與興寧鎮交界。

白廊鎮行政區域面積261.41平方千米。

1950年,厚玉鄉、舊市鄉同屬五區。

2015年11月,撤銷白廊鄉設立白廊鎮。

截至2019年末,白廊鎮戶籍人口17924人。

截至2020年6月,白廊鎮下轄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資興市郴州市資興市縣道Y222(湖南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北側約50米)。

截至2019年末,白廊鎮有工業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1]

目錄

建置沿革

1950年,厚玉鄉、舊市鄉同屬五區。

1956年,撤區並鄉。

1958年10月,將厚玉、舊市併入東風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析出分設厚玉公社、舊市公社。

1984年3月,撤社改鄉成立厚玉鄉、舊市鄉。

1987年1月,將渡頭鄉秀流、龍聯、峽玕(潔隅)、洞頭4個村劃入舊市鄉。

2003年8月,撤厚玉、舊市2鄉合併設立白廊鄉。

2015年11月,撤銷白廊鄉設立白廊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白廊鎮下轄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白廊,白廊、江口、秀流、送塘、布田、楊林、竹園背、台前、恆魁、中洞、舊市、龍溪、楊家坪瑤族。

鎮人民政府駐資興市郴州市資興市縣道Y222(湖南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北側約50米)。

白廊鎮地處資興市中部,東與龍溪鄉、連坪瑤族鄉相鄰,南與清江鄉、滁口鎮接壤,西與東江街道相連,北與興寧鎮交界。

白廊鎮行政區域面積261.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廊鎮境內水域遼闊,島嶼眾多,森林覆蓋率高。溝谷發育多呈「V」形,山體總體呈圓錐體,坡度都在25°—65°左右,海拔多在300—750米之間,坡地面積占全鄉面積的68%以上。最高點為鳳毛地,海拔1075米;最低點為東江湖水面,海拔285米。

土壤

白廊鎮以板頁岩、花崗岩發育而成的紅壤土、黃壤土、砂石土為主,占60%,土層較薄。

氣候

白廊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度適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自然災害

白廊鎮主要自然災害是山洪災害、早災、滑坡、崩塌、泥石流,平均5年1遇。最嚴重的一次是2006年「7.15」洪災,房屋、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1500畝水稻和農作物受災,造成0.6萬餘人的經濟和財產損失達1800萬元。

自然資源

2011年,白廊鎮耕地面積4353畝,人均0.33畝。

人口

2011年末,白廊鎮總人口4395戶1283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6人,城鎮化率2.4%。白廊鎮總人口中,男性6532人,占50.9%;女性6302人,占49.1%。14歲以下2567人,占20%;15—64歲8470人,占66%;65歲以上1797人,占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12702人,占99%;瑤族132人,占的1%。2012年,白廊鎮人口出生率8.2‰,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長率3.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人。

截至2019年末,白廊鎮戶籍人口17924人。

2011年,白廊鎮財政總收入725.62萬元,比上年增長24.5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0.1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52.9元,比上年降低18.8%。完成營業稅142萬元,增值稅64.36萬元,個人所得稅128萬元。

截至2019年末,白廊鎮有工業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農業

2011年,白廊鎮農業總產值20426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0%。糧食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276噸,人均255千克,其中水稻1116噸。白廊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柑橘、桃、李、梨、楊梅、柚、臍橙、玉米、西瓜、蔬菜等。畜牧業以生豬為主。2011年,白廊鎮飼養生豬3.8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林木以松、杉、楠竹、灌木林為主,林地面積17.48萬畝。2011年,白廊鎮累計造林3275畝。林木覆蓋率64.5%,活立木蓄積量80萬立方米。盛產油茶、竹筍、板栗、香菇、木耳。水產養殖業以2800口網箱養殖三角紡、美國斑點叉尾、羅非魚、翹嘴紅、湘雲鰓(鯉)等東江名貴魚為特色。

工業

白廊鎮以木產品加工、水力發電為主。2011年,白廊鎮工業總產值4802萬元,與國內生產總值的25%。擁有業企7家,職工1300人。

商業

2011年,白廊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225萬元。有商業網點210個,從業人員580人;商場面積11800平方米;毫山圩為周邊界最大的農村集市。

金融

2011年,白廊鎮境內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0505萬元,比上年增長8%;各類貸款餘額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

郵政業

2011年,白廊鎮郵政業務收入120萬元。

2011年,白廊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32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4所,在校學生535人,專任教師45人;中學1所,在校學生302人,專任教師3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白廊鎮財政預算內教育金額38萬元,比上年增長3.8%;占財政總支出4.5%,比上年增長0.5%。

文體事業

1974年3月,白廊鎮分別建成舊市公社廣播站、厚玉公社廣播站。隨着電視事業的發展,1992年,白廊鎮分別發展為舊市鄉廣播站和厚玉鄉廣播電視站。2003年,白廊鎮合併為白廊鄉廣播電視站。2011年,白廊鎮有線電視用戶432戶,入戶率19.12%。

2011年,白廊鎮有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6處,藏書5.5萬冊;有民間歌舞樂隊1個。

2011年末,白廊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面積3200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白廊鎮有鄉村醫療機構10個,門診住院樓2棟;有床位15張,每千人擁有2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名,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白廊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000人次。12個村1270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創建縣級衛生村7個。

社會保障

2011年末,白廊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戶,人數42人,支出5.79萬元,月人均11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2戶,人數682人,支出4.56萬元,月人均55.7元。白廊鎮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68人次,共支出2.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3人,支出30.32萬元,比上年增25%。白廊鎮社會福利金25萬元,比上年增10%。敬老院1所,床位50張,集中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0人;分散供養五保戶28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6721人,參保率9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白廊鎮有郵政局1處,村村通郵路,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1800份。有電信企業、移動、聯通各1家,固定電話342戶,手機用戶6878戶,普及率為55.6%,互聯網用戶160 戶。

供電

2011年,白廊鎮有水力發電站7座,裝機20250千瓦。2011年,白廊鎮發電0.8億千瓦時。有高壓輸電線路4條,總長90千米。

交通運輸

2011年,白廊鎮內有水陸交通與外界相連。陸路有省道S322線連通周邊;村村通水泥路,通村公路總長152.9千米。水路有客運航線4條,分別通往東江大壩、滁口、黃草、清江及本鄉移民村,主航道水路近300千米。

相關視頻

白廊鎮:立足資源優勢 努力打造「四區」白廊

參考來源

  1. 走進白廊鎮,美篇 , 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