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痴心女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劇傳統戲(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eastday 的圖片

痴心女子》又名《痴心女子負心漢》,傳統戲,該劇可演三本。1939年由姚一丁改編,施銀花主演。

劇目介紹

越劇《痴心女子》根據同名京劇移植。寫京官蘇正卿之子文達回故里家祠中攻讀詩書,員外白雲程之女素珍及丫鬟碧桃出遊遇文達,素珍與文達相愛,私訂終身。文達接家信返京,其父母做主娶王家小姐玉英與文達成親。文達見玉英貌美,置素珍於腦後。

素珍懷孕,為其父所知,將丫鬟碧桃逐出門去,並將素珍推入河中。素珍得漁人王老好搭救,送她進京尋文達辯理。碧桃乞討來京,往蘇府尋找文達,遭文達敲牙割舌,蘇府與素珍巧遇,共控告於官。府官乃玉英之父文炳。初玉英尚有袒護文達之意,看了素珍寫的狀紙,勸父嚴懲其婿,判以斬刑。玉英亦自殺,素珍、碧桃之冤昭雪。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痴心女子 相關視頻

越劇群星大聯唱,真的很好聽,連着聽了5遍!
中國戲曲文化周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