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病入膏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病入膏肓,漢語成語,讀音bìng rù gāo huāng,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情況嚴重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1]

出處 

春秋 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示例】:

1.元· 無名氏《小張屠》第一折:"母親病入膏肓,你孩兒仰天悲愴"

2.金 ·王若虛 《王內翰子端詩近來陡覺無佳思》詩:"功夫費盡謾窮年,病入膏肓豈易鐫。"

3.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 第五二回:"吾觀 劉琦 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4.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 蓮 曰:'病入膏肓,實無救法。'"

外文翻譯 

【英文】:the disease is not curable

【日文】:病(やま)い膏肓(こうこう)に蕑る,病気が不治の狀態に蕑ったこと

【法文】: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

【俄文】: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

典故 

原文:

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所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譯文

晉景公病重 到秦國請醫生。秦桓公派醫緩給晉景公診病。醫緩還沒有到達,晉景公又夢見疾病變成兩個小兒童,一個說:「他是個好醫生,恐怕會傷害我們,往哪兒逃好?"另一個說:"我們待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拿我們怎麼辦?」醫生來了,說:「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灸不能用,針達不到,藥物的力量也達不到了,不能治了。」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六月丙午這天,晉景公想嘗新麥,派甸人獻上新麥,由庖人烹調。這時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來,將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後殺了他。將要吃新麥的時候,景公肚子發脹起來,走到廁所,跌入廁所里死去。有一個宦官當天早晨夢見背着晉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着景公出廁所,於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意義: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典故啟示 

俗話說「病從淺中醫」。病入膏肓,按中醫的說法,已發展到真病。真病是無藥可救的。它代表已是病到極點,用藥也無濟於事。這啟示我們,要注意覺察事情的發展過程,及時去補救。等到「病入膏肓」再想去救治,就來不及了。再者,無論做人,還是做事,要把過程處理好才會有好的結果。


相關詞語 

近義詞】:人命危淺行將就木不可救藥不治之症膏肓之疾氣息奄奄無藥可救奄奄一息

反義詞】:妙手回春手到病除藥到病除起死回生

視頻 

經典成語故事 第4集 病入膏肓

參考資料 

  1. 病入膏肓 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