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由廉潔文化想到的(翟永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由廉潔文化想到的》中國當代作家翟永旭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由廉潔文化想到的

說到「廉潔」,首先讓我想到了」仁義巷」的故事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

也許有人認為在我的這兩個聯想中,前者有些牽強,民間老百姓的糾紛怎麼能和企業里開展廉潔文化相提並論或者沾邊呢?

其實不然,在」仁義巷」的故事中,一方想仰仗親戚的勢力爭得一牆之地,得到的回信是「千里捎信為一牆,讓去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看完信後,若有所悟,讓去三尺,另一方也受到感化,也讓去了三尺。

走出這個故事,許多人都覺得官府廉潔了,百姓自然就跟着廉潔了。果真如此嗎?廉政建設僅僅只靠領導的力量就完全可以了嗎?

回答是否定的。試想:如果一方不聽勸說,執拗地要爭得一牆之地,或者另一方在得到了三尺的讓步之後,反而貪得無厭,又要求對方讓出六尺之地,事情的結局又會如何呢?故事又會朝哪個方向發展呢?

由此又想到了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先生說過的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常聽到人們對貪官污吏的深痛惡絕,仿佛世上的一切罪惡都是他們造成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公平。

由此,又想到了貪官,兩個人打官司,一方為求得更多的利益(大多數都是非法利益),拚命地向官府送紅包、禮物,在糖衣炮彈面前,立場不堅定的人很容易被擊倒,全然不顧天理,任意傷害另一方的利益,導致了世間不公平事情的出現。試想:假如沒有一方的貪得無厭,那麼他就不會想到給官府送禮,不會給官府送禮,貪官的行為也就不會在人世間展現,也就沒有產生貪官的條件。沒有了貪官,就不會有這些不公平事情的出現。所以一個企業中開展廉潔文化,在要求領導清政廉明的同時,也要求每一位職工要潔身自好。貪官首先貪的是一些所謂刁民的錢財,在良民受到傷害的同時,為了求得自身利益的平等,也不得不出賣錢財求得自身的「公平」。從這個角度不難看出,就是某些老百姓的不良行為給」貪官」的誕生創造了溫床。

所以,在開展廉潔文化時,不要忽視平日裡的小節問題。無論任何時候,人民群眾的力量都是無窮大的,人民群眾永遠是歷史的創造者。縱觀歷史風雲變幻,最終推翻反動統治,建立新的政權,依靠的都是老百姓的力量。這種力量也是寶貴的,更需要去積極引導他們向着有利於國民經濟建設,推動歷史潮流前進的方向發展。

其次,從」廉潔」文化中,我又想到了《邵公諫厲王餌謗》和《鄒忌諷齊王納諫》。同是君王,前者不聽眾邵公「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勸告,最終被流放異地;後者聽取了鄒忌的建議,結果是齊國出現了一片國泰民安、祥和的氛圍。

長期以來,在老百姓中有着一個普遍的認識,認為當了領導了就擁有了權力,其實擁有了權力不假,殊不知,這權力是老百姓給予的,如果沒有了老百姓,你們又該去統治誰呢?如何在職工中搞好「廉潔」文化建設,作為領導,應從這兩個故事中得到借鑑。讓職工感受到,領導手中的權力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而不是制約老百姓的武器。堅持以理服人的原則,讓職工對領導心服口服,同時,還要處理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真理有時的確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之間的關係。

雖然老百姓的力量很大,但是沒有人正確領導,也很難發揮出能量。所以,「廉潔」文化在強調職工作用的同時,同樣不能忽視領導的引導作用。

最後,又想到了「一花獨開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話。這句話充分反映出:「廉潔」只在領導中搞不行,光在職工中搞也不行。

為了企業能夠有一個和諧的氛圍,形成一片廉潔的氣氛,還需要領導和職工都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向着一個相同方向邁進。正確地處理好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係。說到權利,應該說:二者都有。前者有領導職工的權力,後者有維護自身利益的權力。這就充分反映出在企業中搞廉潔文化建設既要有上級的正確領導,還要有職工的自覺遵守。

說到這裡,又想起了一篇名著中說過的話:用武力、權力、計謀、思想等征服人類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用善良和愛征服人類的才是真正的英雄。為了做一個真正的英雄,就應該動員各階層履行自己的義務,不要輕易運用自己的權力。這樣下去,才會讓人們由 「要我廉潔」轉化為「我要廉潔」。自覺發揮自身的能量,更加有力地服務於企業,從而更加有效地推動社會的發展。[1]

作者簡介

翟永旭,男,邯鄲人。河北省民俗協會會員常務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