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瓊·狄迪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瓊·狄迪恩Joan Didion(1934年12月5日 - 2021年12月23日 )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薩克拉門託市,美國著名作家。出版過五本小說,和七本非小說作品。

由於她的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陸軍航空兵團服役,加上她的家人經常性的搬家,她沒有定期上學。1943年或1944年初,她的家人搬回沙加緬度,而她的父親前往底特律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防務契約的協商。

1956年,狄迪恩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英語文學士學位。

1956年-1963年,擔任《時尚》雜誌的特寫編輯。

1968年,出版非虛構文集《向伯利恆跋涉》,可以說是她最為人稱道的作品,被《紐約時報》譽為「一部豐富的作品,呈現出美國當下最出色的散文書寫」。

1960-70年代的美國文壇,她的作品獨樹一幟。狄迪恩的風格和氣質在時尚界也頗為出名。

2021年12月23日,在紐約家中去世,享年87歲。據狄迪恩的出版商克諾夫(Knopf)出版社透露,她的死因是帕金森症的並發症。[1] [2]

代表作

《向伯利恆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1968年)

取自葉芝名詩《第二次降臨》的結句,「然後是怎樣凶暴的巨獸,終於輪到了它的時日,/正疲沓地走向伯利恆去投生?」是一部雜文集,描繪了二十世紀中期加利福尼亞州的社會生活。狄迪恩在這部作品的扉頁隨筆中詳細探討了聖弗朗西斯科二十世紀中期盛行的毒品文化。[3]

《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2005年)

除了哀傷動人的回憶外,還有許多對於生命的思考,「關於死,關於疾病,關於死亡的機率和運氣,關於幸與不幸,關於婚姻、孩子和記憶,關於悲傷,關於人們願意或不願意面對死亡……」完全顛覆了固有觀念。  

這本書是狄迪恩生活經歷的日記,該書於狄迪恩丈夫去世一年後(2003年)發表,不僅僅是為了紀念丈夫和女兒,也為了重新整理和思考支離破碎的信念。[4]

小說

《河流奔湧》(Run, River,1963年)

《順其自然》(Play It As It Lays,1970年)

《祈禱書》(A Book of Common Prayer,1977年)

《民主》(Democracy,1984年)

《他最不想要的東西》(The Last Thing He Wanted,1996年)

散文作品

《白色專輯》(The White Album,1979年)

《薩爾瓦多》(Salvador,1983年)

《邁阿密》(Miami,1987年)

《亨利之後》(After Henry,1992年)

《政治小說》(Political Fictions,2001年)

《我從何而來》(Where I Was From,2003年)

《定見:自9.11以來的美國》(Fixed Ideas: America Since 9.11,2003年)

《老派蒂蒂安》(Vintage Didion,2004年)

《為了生存我們欺騙自己》(We Tell Ourselves Stories in Order to Live)

《藍色之夜》(Blue Nights,2011年)

(South and West: From a Notebook,2017年)

電影劇本

(The Panic in Needle Park,1971年)

《順其自然》(Play It as It Lays,1972年)

《一顆新星誕生》(A Star Is Born,1976年)

《真實告白》(True Confessions,1981年)

(Up Close & Personal,1996年)

《偶然》(As it Happens,2012年)

家庭生活

丈夫

約翰·格雷戈裏·鄧恩(John Gregory Dunne)

也是一位作家,兩人曾聯合創作了《一個明星的誕生》(1976年版)和《打不開的鎖》《因為你愛過我》《毒海鴛鴦》等多部影片劇本。

女兒

金塔納·露·鄧恩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