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gers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gers照片來自 kknews.cc


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gers)1933年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後進入倫敦AA建築學校。 1962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在耶魯,他結識了同學Norman Foster,兩人回英格蘭後,與其各自的夫人Su Rogers和Wendy Cheesman組建了Team 4。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 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 英國建築師。1933年7月23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就讀於倫敦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al)學校,於 1962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與同學諾曼•福斯特及其兩人妻子組建了四人小組,以「高技」設計知名。1991年被授予爵士頭銜。2007年獲得29屆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會稱讚他的作品「表現了當代建築歷史的片斷」。 雖然理查德•羅傑斯的作品飽受爭議,但不妨礙他成為是3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Richard Rogers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早期的作品:他和Renzo Piano在1977年設計的巴黎龐畢杜藝術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雖然龐畢度中心完工後,引起法國社會大眾諸多爭議,但在Richard Rogers後來贏得2007年的普利茲克獎後,當時《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指出,「高科技且反傳統風格的龐畢度中心而贏得了聲譽,尤其是龐畢度中心骨架外露並擁有鮮豔的管線機械系統」。

由於在建築設計、都市計畫和公益事務方面的突出成就,Richard Rogers在1985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1991年被封為爵士;1996年被封為終身貴族「河畔的羅傑斯男爵」( 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 2006年9月,威尼斯雙年展上,因其為都市計畫熱情的工作,羅傑斯被授予「終身榮譽金獅獎」。 2007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是英國第4個獲得該獎的執業建築師。


建築理念與歷程

理察·羅傑斯是一位以表現當代建築的技術之美而聞名於世的英國建築大師,他的突出成就在於將原本作為原生態技術的一根大梁、一榀鋼架、一組設備管道創造性地升華為藝術技術。他創作的建築以強有力的視覺形象體現建築技術與建築創作的互動作用,並以深邃的哲學思辨審視著高科技主導下信息化社會建築發展的前沿動態。[1]

他是英國高技派運動的領軍建築師之一

高技派以機器美學與結構美學理論為基礎,崇尚以視覺感受為基礎的形式動態學理論,帶有極端化技術傾向,採用豐富的設計語言來進行建築設計,理察·羅傑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代表作品有巴黎蓬皮杜藝術和文化中心。

雖然理察·羅傑斯一生的作品眾多,但是他的成名作品主要集中在七八十年代。即蓬皮杜藝術和文化中心以及倫敦羅伊德銀行總部。在這之前,他也和我們一樣過著定外賣、擠公交的屌絲生活。


諾曼·福斯特和倫佐·皮亞諾對他很重要

在從倫敦建築聯盟學院畢業後,他前往美國耶魯大學繼續學習。在那裡他遇見了自己的搭檔諾曼·福斯特。兩位建築師畢業之後與SuBrumwell和WendyCheeseman共同在1963年成立了團隊「4」。雖然他們在團隊「4」里的合作只有4年,但這對於英國建築是決定性的成型階段,羅傑斯和福斯特都成為英國高技派的領軍人物。

團隊「4」解散後不久,羅傑斯就開始了另一場與倫佐·皮亞諾的多產合作。兩人的巨大成績出現在1971年,他們與GianfrancoFranchini和來自Arup的工程師PeterRice合作,贏得了蓬皮杜中心的設計。當時還年輕的兩位建築師以他們激進的設計震驚了很多人,將建築的設備全面展示出來,形成羅傑斯技藝的標誌,此後被人稱作「bowellism」


他的作品將人們的審美進行了升華

受定勢思維的影響,人們習慣於以一個特定的角度來評鑑某個建築,而建築師在創作中也常從特定角度,利用嫻熟的手法勾畫他認為最具有神韻的草圖,並以這些角度下的建築物是否完美作為設計的評價標準。但理察·羅傑斯的作品卻很難找到一個特定的完美角度來欣賞。

他善於吸收當代藝術創作的經驗,運用藝術化的手法來處理節點、光影、色彩這些技術詞彙,使建築具有強烈的視覺表現力。迎合人們的審美心理,帶來與眾不同的審美體驗。

理察·羅傑斯的建築作品

作為「Urban Task Force」的負責人, 他們研究了城市衰敗的原因, 並未城未來規劃了基礎工作。[2]

他是城市生活的擁護者, 認為城市作為一個文明的教化中心, 能將人類在世界上的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

他反對美國那樣的分散城市, 主張未來城市的區塊應該把生活、工作、購物、學習和休閒重疊起來, 集合在持續、多樣和變化中的結構中

一個真正的可持續的城市 應該是一個緊湊的,能源消耗最低的。 從能源的角度來講, 他認為一個生態化的城市 應該是包括在城市和郊區當中的一些住宅, 這就需要建築師去採取相對應的策略, 把整個城市的發展,包括一些建築的項目,融入到已有的一些產業當中去。

因此在城市結點的附近,增加開發力度,並創建一系列網絡性的公共空間, 人們才會願意走出去享受城市能夠帶給人們的便利方式, 能夠將工作與生活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同時所有富裕和貧窮的人也能夠生活在一起。 這個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城市模式,實際上也是一個混合型,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城市中心,以及其他的一些網絡的城市模式, 還有另外一種模式也就是英國第二大城市的城市模型, 把周圍的碎片化的城市整合到現有城市的重心當中來。

建築設計中雖不乏宏大的尺度、複雜的結構與精密的構造, 其本人更為關注的是建築、城市與生活之間的相互關聯, 他希冀通過空間營造豐富城市生活, 為人類的多樣需求和城市的發展提供可能。

他是一位「人文主義者」, 他提醒人們「建築是最有社會性的藝術」, 他對現代建築進行獨有的詮釋, 將「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有機結合」, 通過豐富的空間變化應對功能需求的設計, 在設計中「表現了當代建築史的一些關鍵性片斷」。

在建築空間處理上, 曾受路易斯康影響, 運用高技術的手段, 直至技術占據了主要地位。

外露的鋼鐵、玻璃和管道設施使得傳統建築的門、牆、房間等構成因素全部消失了。 沒有屋頂和地板,也沒有了連接部分和入口 ,而這些都是先驅建築師們著重予以表現的建築元素。 此外,他還運用一種裝飾的手法來使用技術和結構 ,耐人尋味的細部使他的建築蒙上了一層浪漫主義的色彩。

一生獎項和榮譽加身

憑藉蓬皮杜中心,理察·羅傑斯在1978年被國際建築師協會授予奧古斯特·佩蕾獎,在2006和2009年獲得斯特林獎,2007年獲得普利茲克獎。羅傑斯在1991年被授予爵士頭銜;5年後獲得「勳爵」的頭銜,2006年9月,威尼斯雙年展上,因其為城市規劃熱情的工作,羅傑斯被授予「終身榮譽金獅獎」。


使用明亮的色彩和結構元素是他作品的主題與風格

羅傑斯的作品通常是以技術材料的本色為主要色彩,其基本色調趨於柔和。同時又有意採用純度極高的紅黃藍三原色和粉紅翠綠等高亮度的顏色作為建築外露設備或部分牆面的色彩,給人深刻的審美體驗。


他是表現主義大師

「蓬皮杜中心令人震驚的外表——用HVAC管道、自動扶梯和其他原本放在建築核心位置的服務設施裝點——「石堆博物館設計的一次革命,將博物館的『紀念碑式的精華』形象轉變為社會和文化交流的流行地點。」這是當年理察·羅傑斯獲得普利茲克獎時評委會對他的評價。


他是城市生活的擁護者,熱衷於城市規劃

羅傑斯是城市生活的擁護者,認為城市應作為一個文明的教化中心。他曾經評論說,「明天的城市再也不像今天那樣孤立地劃分成區,變成只有一種活動的聚居地;相反,它們會更像過去的那種更加豐富的城市分層。生活、工作、購物、學習和休閒將重疊起來,集合在持續、多樣和變化中的結構中。」


他也有「醜陋」建築

2000年千禧年之際,羅傑斯在倫敦設計了著名的「千年穹頂」,耗資7.5億英鎊,可惜這個建築由於商業上的失敗,被《福布斯》雜誌批判「躺在建築學的墳墓中」,使羅傑斯多少受到牽連。ABBS建築論壇上,一位建築師曾批評「千年穹頂」不夠節能,需要大量費用來維護建築的運行。

但是不得不承認,「千年穹頂」帶著羅傑斯本人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建築評論家方振寧說:「『千年穹頂』雖然在後期使用上遭遇失敗,建築內部利用率很低,但建築本身與周圍景觀非常和諧,在設計上很成功。」

視頻

【幸福空間 建築大師】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 2007 理察·羅傑斯 Richard Rogers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