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玫瑰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玫瑰湖位於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市區東北35多公里處,別稱雷特巴湖(Lake Retba),當地人把它叫作「粉紅湖」,其名是由法語Lac Rose而來,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

該湖中有嗜極菌,在鹽分濃度高達每升水含80—300克鹽的鹽湖中旺盛生長,正是因為這些奇異的小生物,才產生了綺麗的顏色[1]

地理概況

玫瑰湖(Rose Lake)位於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市區東北35多公里處,

又叫雷特巴湖(Lake Retba),當地人把它叫作「粉紅湖」,而玫瑰湖則是由法語Lac Rose而來。

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位於非洲西部。北與毛里塔尼亞以塞內加爾河為界,東鄰馬里,南接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西瀕大西洋

海岸線長約500公里,岡比亞在塞西南部形成一塊飛地。塞東南部為丘陵區,中、東部為半沙漠地帶。

地勢自東向西略傾斜,河流均流入大西洋。主要河流有塞內加爾河和岡比亞河。

湖泊蓋爾湖等。屬熱帶草原氣候

自然景觀

巴黎出發的拉力車隊經過幾千公里的長途跋涉,橫渡地中海,穿越了撒哈拉大沙漠,終於到達了大賽的終點─西非塞內加爾的達喀爾。

佛得角的綿綿沙丘中,車輪滾滾、黃沙漫天,發動機轟鳴、人聲嘈雜,到處是一片喧囂。

然而在沙丘的另一邊,卻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粉紅色的橢圓形湖泊寧靜地安臥在金色的沙漠之中,與碧藍色的大西洋近在咫尺。

皮膚黝黑的男人赤膊駕着小舟在粉紅色的湖水中打撈作業,身着艷麗衣裙的女人在岸上成片的白色鹽丘邊忙碌,空中隱隱約約飄蕩着節奏舒緩的民歌旋律,到處是一片寧靜恬然。

這裡是玫瑰湖,塞內加爾著名的自然景觀。

玫瑰湖是一個面積只有3平方公里的鹽湖,它位於非洲大陸的最西端—塞內加爾的佛得角,距這個國家的首都達喀爾35公里。

佛得角像一彎尖鈎從非洲大陸伸向浩瀚的大西洋,玫瑰湖就安臥在與大洋一線之隔的地方。從空中俯瞰,一道細細的金色沙灘將碧藍色的海水與粉紅色的湖水分隔開來。海與湖都鑲嵌着銀白色的花邊─海是浪花,湖是鹽晶,色彩完美配搭,大自然不愧是丹青高手。

玫瑰湖美麗的色彩是那些嗜鹽微生物(當中以杜氏鹽藻為主)的傑作。隨着隨着季節變化,湖水的含鹽度會發生改變它的顏色也會呈現出從淡綠到深紅的色調。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玫瑰湖最美的時候,由於陽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豐富的礦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它們呈現出如同綢緞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塗在大西洋邊的一抹粉紅竟然是一個狂暴肆虐的惡魔留下的禮物。當地人說,湖的色彩最美麗的時候是在東面來的乾熱風颳起之際。

那時,湖水中的鹽藻在熱風的催化下爆發,將湖水變成了盛開的玫瑰。

這個為大西洋捧上愛之玫瑰的獻花者,是來自遠方的撒哈拉大沙漠的魔鬼─波德拉凹地的沙暴。波德拉凹地位於撒哈拉大沙漠的南緣。

數千年前,乍得湖的湖水曾在這裡蕩漾着萬頃碧波。由於地球氣候的變化和人類發展的需求,這個面積曾經可以與北美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媲美的淡水大湖不斷乾涸萎縮,僅僅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它的面積就縮小了5%[2]。碧波消失後裸露出的湖床變成了波德拉凹地,湖床上沉積的厚厚的硅藻遺骸,在撒哈拉的烈日暴曬下乾涸成了富含礦物質的硅沙粒。

每年的旱季,撒哈拉大沙漠中颳起的熱風捲起波德拉凹地上的沙粒形成了遮天蔽日的沙暴。它以每小時近50公里的速度,擠過了提貝斯提山脈和恩內迪山脈形成的沙漠走廊後,如同一把金色的利劍,揮舞在西非大地,直刺到塞內加爾的佛得角,在那裡催開了大西洋畔的「玫瑰」。

也許是造物主的安排,幾百公里以外在烈日灼烤下死亡的硅藻變成了乾枯無生命的沙粒,又被瘋狂的沙暴拋在大西洋畔的湖水裡,引發了它們的近親藍藻的生命大爆發,盛開出了大自然中最奇妙的「花朵」……

視頻

玫瑰湖 相關視頻

航拍玫瑰湖,梧州市最大的魚塘
梧州玫瑰湖航拍

參考文獻